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省直新闻
浦口监狱:践行改造宗旨 回送守法公民
2020-01-20 09:19:00  来源:人民公安报

  近年来,浦口监狱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的现代监狱”目标,统筹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大力夯实工作基础、探索方法路径,积极推进改造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努力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提高政治站位,夯实改造基础 

  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从“教育面-过程线-时间点”三处着手,将政治改造具体到罪犯服刑每个环节中,以“三学三爱”为主要政治改造教育内容,在罪犯中大张旗鼓开展“有国才有家”的国家观教育,组织开展党史新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宪法法律等“五个系列”的专题政治教育,促进罪犯在思想上、情感上做到“五认同”“五树立”,激励罪犯加速改造步伐。

  不断规范政治改造仪式。严格落实罪犯改造仪式活动规范要求,明确仪式组织的时间、流程等要求,规范组织开展升国旗、入监忏悔、队列行进、集体活动、出监宣誓等6类仪式教育活动,定期组织罪犯进行政治改造知识专项考试,切实发挥仪式教育的启发、灌输、强化、巩固效果。

  细化政治改造工作机制。每日起床、午间、就寝前利用监内广播系统播放爱国歌曲、改造歌曲,印制政治改造教育记录本,将罪犯“三书一表”(思想认同书、认罪悔罪书、改造决心书、政治改造考评表)、周评议小结、月改造汇报、政治教育学习体会以及奖励惩处等10项内容列入政治改造专档,民警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反映罪犯参加并接受政治改造情况,激发罪犯参与政治改造主动性,确保政治改造要求落实到服刑的全过程。

  优化方式载体,提升改造实效 

  推进监区文化建设。积极推进“4+N”文化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监区文化“七个一”工程建设,先后组织开展了体育节、艺术节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坚持监狱有品牌、区域有特色、楼层有主旨、监区有主题、小组有特点的“五有”理念,运用文化墙、雕塑、宣传栏、装饰画等载体,打造符合罪犯改造特点的监区物态文化环境。强化文化熏陶,编创改造誓词、矫正训词、“服刑改造三字经”,促进罪犯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心理品格的优化。

  强化先进文化引领。强化文化符号在罪犯改造生活中的鲜明表达,将文化理念、文化之歌、改造誓词、矫正训词、围绕文化主题推荐阅读的优秀书籍和优秀文章等,汇编成《浦口监狱罪犯文化手册》。组建监狱文艺小分队和监区兴趣小组,开展阅读、歌唱、主题演讲等评比活动,定期举办主题文化节、文化活动成果展、运动会和文艺晚会,丰富充实罪犯改造生活,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建立特色助学模式。组建监区罪犯兴趣小组,举办手工艺品、书法绘画、数控机床、电工、焊工等各类特色培训班,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促进罪犯实现自我提升。开展多样化助学助教活动,利用教育专网引导罪犯在网上阅读和学习。

  强化资源利用,增加改造合力 

  不断完善构建多元帮教体系,深化送法进监、送艺进监、送文化进监等“多元协作”社会帮教活动,拓宽社会帮教渠道、提升帮教实效。

  搭好社会帮教平台。主动邀请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口区文化局等社会组织机构来监开展“送法进监”“送书进监”“送艺进监”等帮教活动。充分发挥惠浦文化技能培训学校作用,定期邀请地方院校专业教师来监授课,开展创业就业培训讲座,开办烹饪、叉车驾驶、电工培训班,帮助罪犯掌握一技之长,增添改造信心。鼓励有学习能力的罪犯参加自学考试,与地方教育局协调设立狱内考场。

  用好亲情帮教手段。加强对罪犯亲情教育感化,放大帮教品牌效应,在春节、母亲节、六一节、中秋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吃一顿年夜饭”“我为母亲梳一次头”“六一护苗”等主题帮教活动,邀请罪犯亲属来监参加亲情帮教,引导罪犯主动修复家庭关系、珍惜亲情,努力形成部门联动、家庭接纳、罪犯参与的多层次、全方位亲情教育模式,引领罪犯走上积极改造之路。

  做好帮教工作衔接。加强与地方司法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信息对接、回归衔接,面向即将刑释回归人员开展就业推介和就业创业培训,促进罪犯刑释后顺利回归社会。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