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启东法律援助心系百姓惠泽民生
2025-03-20 16:26:00

65位老人在某葡萄园劳作一年,总共163130元的劳动报酬却讨要无门!

春节前期,启东市法律援助中心得知此事后,立即组织专业律师介入,以“将葡萄销售款作为还款资金”为切入口,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老人们先期拿到了70%工资,平息了这场群体性矛盾纠纷。

这是启东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立足职能为民解难的一个缩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启东市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群众需求放在工作首位,聚焦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提升,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领域、创新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2024年,该中心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192件,其中民事案件887件、刑事案件294件、行政案件11件,使用“法润江海e服务”提供远程服务22件,让广大群众时刻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乘势而动赶热潮,提升“法条知晓率”。2025年1月1日,新修订的《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正式施行。为推动法律援助服务更加优质便捷,启东市法律援助中心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探索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模式,助力法律援助工作落地见效,走深走实。他们紧跟社会热点、聚焦群众需求,积极谋划各类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他们将新修订的《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纳入普法重点内容,依托宪法宣传周等普法节点,开展法律援助进企业、进村居、进商场等系列活动,通过举办法治讲座、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详细介绍法律援助申请及办理的工作流程,引导困难群众依法维权。同时依托“法润东疆文化行”等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律援助知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通过“启东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推送法律援助法知识图解,将法律援助内容衍生至“启小司”“启小法”表情包,以活泼有趣的形式激发群众学法热情,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

——以点带面织网络,扩大“阵地覆盖率”。为有效延伸服务触角、提升办案质效,启东市司法局积极深化拓展法援阵地,织密“民生服务网”。召开法律援助联络点建设工作推进会,按照“人员齐备、场所便利、制度健全、台账齐备、服务尽责”五个要素打造示范站点,对站点建设要求、站点职责、人员工作职责进行详细解读,落实分级培训制度,确保联络点日常工作“专人专责”。依托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开展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方便群众就近获得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引导困难群众寻求法律援助,提升法治获得感。2024年全市新增法律援助联络点17个,提档升级7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提供各类法律咨询2066件,引导办理追索劳动报酬、赡养纠纷等法律援助案件22件,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更加充盈。

——高效普惠提效能,深耕“群众满意率”。为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启东市法律援助中心始终在“优化服务流程”上持续发力,确保法律援助全程渠道畅通便捷。援助案件“马上办”,确保案件受理、审查、审批、指派“即问即办、即申即办、即指即办”,同时做到时限与材料“两减”,申请表格现场写、诚信承诺现场签,给予受援群众“最大的便利”。重点人群“主动办”,针对重点服务人群,包括但不限于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军人军属等各类特殊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推行“优先办、上门办”等绿色通道和便民措施,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提供上门服务。远程协助“网上办”,推广使用“法润江海e服务”法律援助申请小程序,对不便到现场申请的当事人,主动协助提供远程申请,切实提升群众的法律援助服务体验。

——强化监管铸品质,保障“办案合格率”。持续加强案件监管机制,坚守质量“生命线”。召开法律援助工作推进会暨业务培训会,在区镇(街道)落实分级培训,围绕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剖析、办案技巧提升等内容,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充电赋能。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库的动态管理机制,努力提升法律援助律师的办案水平。细化法律援助服务流程,完善各项监管机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督和案件跟踪、旁听、审查等制度,确保“案结事了”。严格落实疑难复杂案件管理要求,落实跟踪督办制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办案管理长效机制,通过旁听庭审、电话回访受援人、发放服务评价表等方式,对办案质量进行全流程“体检”,切实保障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经得起法律与时间的检验。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