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司法局立足区域“一河一湖”生态禀赋,统筹推进长江生态保护法治体系建设,为水域面积占比40.1%的生态之城筑牢法治屏障。
制度引领,构建规范护江“基石”。建立领导干部常态化学法机制,将长江保护法纳入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内容,推动“关键少数”带头学法。开展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行动,系统梳理涉及长江流域保护、生态环境修复、资源利用等领域规范性文件,重点关注污染防治、生态补偿、禁渔期管理等内容,消除与上位法冲突、滞后于实践需求等条款。同时建立动态清理机制,对该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等6个重点部门发文目录实施全周期跟踪,确保政策制定与长江生态保护修复要求同频共振。
执法亮剑,织密监督护江“防线”。整合水资源领域执法力量,采取“日常巡查+电子巡查+夜间突击+24小时值守”模式,加强南水北调期间调水廊道船舶管控和污染防治工作。协同交通、水利等部门,推进港口扬尘治理和“船港城”一体化治理,先后开展港口企业现场检查60次、船舶防污染现场检查758艘次,查处船舶污染防治相关案件3起。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开展非法捕捞巡回审判,依法惩处5人非法捕捞团伙并追偿生态损害赔偿金5.31万元。同步举办生物多样性成果展,以“查获快艇+执法装备”实物警示,增强法治震慑力。
普法凝心,绘就全民护江“图景”。深耕校园普法阵地,组织法治副校长、普法志愿者,开展漫画解读、案例教学、国旗下讲话等主题活动23场,宣讲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意义、“十五个禁止”等内容,覆盖师生1.5万人次。开展“码头+船舶”普法,通过设置宣传点、拉横幅、写标语,发放法治宣传海报,面对面释法等方式,引导船民保障水上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组建“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宣讲队,开展“共护长江 绿色发展”等主题活动,创作《以法之名 守护长江》公益微视频,以“长江母亲”的视角,阐释“法治护江”理念,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百灵”频道刊播,累计播放量达25万次,推动形成全民护江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