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新吴法护老人彰显“法治温情”
2024-10-17 18:12:00

  最美不过夕阳红,法治惠老乐重阳。 

  为推进老年人群权益保障工作,无锡市新吴区司法局持续创新机制、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关注、收集和回应各类涉老法律服务需求,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涉老实事,切实让辖区老人感受到“新吴有为 夕有所安”的法治温度。 

  巧解“忧心事”赢民心 

  “自协议签订到现在,我都胖了好几斤呢,你就放心吧!”日前,在七房桥蔡家里村委会,邵老伯满是感激地对调解员吕彬说,“我现在终于可以安度晚年了,真是谢谢你们!” 

  年过七旬的邵老伯没有子女,一直是一个人独自生活。随着年岁渐高,考虑到今后的生活问题,他想让侄子为自己养老送终,并特意到村委会求助。为此,吕彬多次登门入户走访老人及亲属,通过用心用情交流、换位思考劝说、情理法结合调解等方式,有效开展工作。最终,在村法律顾问的见证下,邵老伯和侄子签订了遗赠抚养协议,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面对老年人日益多元的法律服务需求,我们组建起由专业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和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法暖夕阳’服务团,为涉老纠纷提供有法律效力的调解服务,提升老年人群的法治满意度和幸福获得感。”新吴区司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切实发挥定分止争的前沿阵地作用,全面铺设103个村居涉老调解室,并积极加强与民政、妇联、法院等部门的衔接配合,提升涉老纠纷化解效能,切实为老年人群“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法援“宅急送”更温情 

  王奶奶有一儿两女,但今年84岁的她却还是独自生活,无人关注和照料。无奈之下,老人拨通了新吴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请你们帮帮我吧!” 

  接到求助电话后,新吴区法律援助中心第一时间指派丁丽英、陆终今两位律师上门走访,了解了老人的情况以及她与三个子女积怨的事情。经过两位律师与承办法官一起到三个子女家中宣讲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最终促使这起赡养纠纷成功化解,王奶奶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法律援助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近年来,新吴区司法局积极打造法律援助“宅急送”品牌,发挥103个村居联络点和17个特色工作站的前哨作用,通过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切实保障法律援助“宅急送”服务充分覆盖、有效开展。针对出行不便的老人,他们推出预约式、上门式、一站式等系列暖心服务;对经济状况特别困难的当事人,还及时向法院、检察院、政法委提出司法救助建议,将温暖送进老人的心田。 

  据了解,新吴区司法局积极畅通老年人群依法维权的“绿色通道”,对涉老案件“快立、快审、快结”,真正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老年群体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普法“全方位”效果好 

  “之前听到‘遗嘱’两个字,心里总有些抵触。现在渐渐发现,其实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今天参加普法宣传活动,我正好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知识。”近日,在硕放公园广场,一场“敬老助老爱老”主题普法活动正在进行,一张张笑脸解答法律疑惑,一份份礼包送上法治知识,热闹的现场活动吸引着周边群众围观和参与。刚刚咨询了遗嘱的问题,振发社区的朱老伯感慨地对记者说。 

  在重阳前后,新吴区司法局积极开展以“敬老助老爱老”为主题的系列法治宣传活动,通过“一对一”法律咨询、互动式宣传解读等形式,向老年人群普及涉老法律知识。同时收集老年人群反映的各类涉老问题线索,持续疏通“法律堵点”,为老年人群撑起司法公平正义的“法治保护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吴区司法局还将与农商行党支部携手打造“新吴法援+同心公益”活动品牌,与辖区多家公益组织深度合作,逐步形成全链条、多维度的涉老法律服务体系,旗帜鲜明地为老年人群传递法治精神、破解“急难愁盼”问题。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