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纠纷找建强,建强为民响当当。‘硬核’所长素质硬,依法解纷有担当。”在无锡市梁溪区山北街道群众中间,流传着这样的佳话。
七月盛夏,烈日高照,记者走进梁溪,见到了被群众誉为“硬核”所长的无锡市梁溪区司法局山北司法所所长张建强。
“转业不转志,退役不褪色。”梁溪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伟称赞,“硬核”所长张建强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
2015年6月,张建强告别军营后,踏入司法行政队伍。2023年10月,捧回“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奖牌,今年6月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
近10年的岗位磨炼,印证了张建强不变军人本色,砥砺为民初心,以践行法治、奉献不止、担当不歇、劲头不减的坚守,演绎了一名“硬核”所长披坚执锐、忠诚履职、奋勇向前的别样精彩。
敢啃“硬骨头” 真诚沟通化纷争
“如果没有张所长,我这被拖欠的工程款就没有着落,是张所长帮了我,让我避免了一场官司。”来无锡务工的黄云(化名)心存感激地说。
2023年初,黄云承揽了某公司的装修工程,按照合同约定,保质保量按时交工,该公司应立即向他支付2.1万元工程款。不料,工程验收合格后,公司却以资金紧张为由,迟迟不予支付。
“如果打官司,耗费时间精力。”多次催讨无果,无奈之下的黄云来到山北司法所向张建强说明情况,寻求帮助。
群众诉求无小事。了解矛盾根源后,张建强带着黄云的信任,梳理制定了周密的调解方案,并带领法律顾问、调解员与公司法定代表人和黄云一起,通过背对背协商、面对面讲理等方式积极开展调解,耐心细致解释有关法律法规。“守法与诚信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双方既然有合同约定,就要不打折扣、认真履行。”张建强通过以案释法、依法通理、以理融情,将双方矛盾渐渐消弭。
经多次真诚沟通,最终公司表示愿意支付黄云全部工程款项,并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2023年8月,拿到工程款后,黄云把一面印有“情系百姓 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张建强手中。
“在群众眼里,他春风化雨,总有办法打开‘心锁’;在同事心中,他定分止争,总能啃下‘硬骨’。”梁溪区司法局副局长赵楚楚介绍,张建强坚持把“服务群众用真心、分类管理靠细心、化解矛盾有耐心、特色服务献爱心”作为打开群众“心锁”的“金钥匙”,勇做化解矛盾的“减压阀”。哪怕是在休息日,他的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待机状态,为民服务,从未拒绝。 扛起“硬责任”,真情唤得浪子归
“张建强办事果断,在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工作中坚持真情工作法,以情暖人、以心感化,帮助了许多矫正对象重树人生信心,是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梁溪区司法局办公室主任吴军强介绍。
今年6月24日一大早,辖区居民万苹(化名)火急火燎地来到司法所向张建强哭诉道:“张所长,我求你帮个忙,想办法把我这个不孝子顾阳(化名)送进监狱算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母亲如此狠心?原来,20岁的顾阳平时不爱说话,也没有工作,今年4月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三个月,在山北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顾阳入矫后,在家无所事事,除了打游戏没其他爱好,甚至还与社会不良青年时有接触,左邻右舍都说:“他是出了窑的砖头——定型了!”“我养了这不争气的儿子,祸害社会,实在是丢人。”特别是这次“出事”,成为全家人的耻辱,总让母亲在亲友和邻居面前抬不起头来。
按常规,社区矫正对象只要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管规定,不触碰“高压线”就行。但张建强不这么看。
了解这一情况,张建强一方面安抚万苹,让她安心回家;另一方面立即打电话给顾阳,通知他到司法所汇报思想。
“张所长,自从我犯了罪,大家都说我是个‘害人精’。母亲嫌弃,亲友瞧不起,有时想想我也万念俱灰,甚至有死的念头。”说完,顾阳的泪水夺眶而出。
为帮助顾阳早日顺利融入社会,张建强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等情况,专门联系帮扶基地,“下单”了一套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定制式矫正方案。
真情唤得浪子归。在以后的日子里,张建强只要有空,就上门与母子俩沟通,找顾阳谈话,缓和母子关系。从此,顾阳再也没有“掉链子”,还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做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轻言放弃,把工作做实、把矫正做精,你对他多一份真诚和严格,他就会对你多一份亲近和信任。”张建强认为。
身怀“硬功夫” 真心调解续亲情
山北街道常住人口10.3万人,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辖区呈现出商业网点多、老旧社区多、人员流动大、矛盾纠纷多等特点。
“如果我们在民事调解中依法办事,不怕百姓听不进;只要一碗水端平,不怕百姓不服气;只要尽心尽力,不怕事情办不成。”经常处于纠纷漩涡中的张建强坦言。
双河村居民朱凯与朱旋(化名)系亲兄妹,兄长朱凯因留居上海,自己家建在村上的私房长期无人居住。朱旋以兄长朱凯的名义,在同一地点紧挨着兄长老屋自费新建了较大的住房,占用了朱凯的面积,引起朱凯不满。
“今天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也不会让你一分!”2022年1月7日,朱凯认为妹妹欺人太甚,专程从上海赶到无锡与朱旋对质,双方唇枪舌战。
事不宜迟,张建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耐心劝和,上门调查矛盾的前因后果。
“你所谓村里‘依法’给你补偿费是有原因的。你建房占了哥哥的面积,现涉及拆迁补偿,哥哥向你要补偿费也不过分。”张建强搬出法律法规,一番合情合理的话语,说得兄妹俩低头不语。
为尽快平息事端,张建强立即组织社区、街道拆迁办、综治等相关部门会办协调,劝说兄妹俩以和为贵、珍惜手足之情,调整好利益分配。
以客气换和气。经多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的开导,最终兄妹俩各退一步,双方和好如初。
“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张建强办事公道,调解时理拉得清、事看得透、话说得明,让人信服。”辖区的居民如此评价。张建强担任司法所长后,针对突发性强、多样性繁的矛盾现状,制定了详细精准的纠纷排查调处方案并坚持落实,他的足迹遍及街道每一个角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15年以来,张建强凭着娴熟的调解技巧,共计牵头参与化解矛盾600余件,其中疑难复杂纠纷80余件,重大欠薪、信访积案纠纷21起,该街道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而这些成绩的背后,山北司法所的“当家人”“硬核所长”张建强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