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金湖县搭建矛盾纠纷化解“四大体系”,不断优化“一站式”化解平台,推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效衔接,实现社会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创建多元化解网络体系。建立县、镇街、村居三级联动、行业部门同频共振的立体式、全覆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体系,建成县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8个镇街中心、148个村居工作室,以及14个覆盖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旅游消费等行业的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织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网络。实行三级调解组织系统化分布,多调联动一体化协同,“互联网+调解”模式全方位推行,建立检调、诉调、访调对接等商事、家事调解工作室9个,实现上下之间、部门之间、调解场所与专业咨询机构之间的交互联动,使传统的单一化调解向多元化调解转变。
打造矛盾化解流程体系。围绕“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提质量”目标,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有效途径,形成镇街区域和行业部门领域纠纷排查“两条线”、化解处理“一张网”的流程体系。即,镇街实行“一站式”合力化解,充分发挥村居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作用,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信访不上行、诉讼不上升”工作格局;各行业主管部门认真落实行业领域的包保责任,及时排查行业内易发多发矛盾纠纷隐患,建立排查台账、及时主动化解,打通行业壁垒,畅通工作流程,实现矛盾纠纷全流程、全链条协调化解,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化在系统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
建立矛盾化解管理体系。以源头治理为抓手,以人民调解为重点,科学设置各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组织,从咨询接待、申请和受理、调查、调解协议、回访等环节,制定调解工作规范,明确操作流程,坚持“有诉必应、尊重民意、属地管理、行业主管,分级负责、失责必问,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的原则。广泛吸纳退休法官、检察官、法律服务者等专业人员和离退休党员干部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就地、从快调处矛盾纠纷。
构建矛盾化解创新体系。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重点人员、重复警情,落实排查、评估、流转、化解、回访等关键环节,实现闭环处置,确保隐患排查动态“清仓见底”。培育“四新群体”调解组织,成立旅游纠纷调委会和景点景区调解室,推动实现人民调解“应调尽调”。探索建立调解志愿队伍,整合巾帼志愿服务队、荷都法轩普法志愿服务队等志愿者队伍,在镇街级建立由乡贤、“土专家”组成的志愿者中队,村级建立由村居干部、法律顾问、“五老”人员等组成的志愿者小队,将民间调解组织纳入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管理。在县级机关,组织党员干部“进网格敲门问需、进村居专班解题、进现场开门评效”,闭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