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法律援助中心出手相助,我们120名务工人员数月工资可能就泡汤了。”近日,江阴某服饰公司员工章某来到该市法律援助中心,向明远法律服务所主任王晓达表示感谢。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江阴市司法局局长余江告诉记者,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事关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事关民生福祉。2023年,江阴市坚持以解决农民工“急难愁盼”为核心,强化部门联动,出实招、出硬招,扎实开展“法润江阴·情暖民工”专项行动,不断擦亮“来江阴请放心·澄薪无忧”服务民生品牌。
为将法援服务覆盖全市农民工群体,进一步完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功能,江阴司法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市级中心、镇街工作站、村居联系点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体系,实现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就近、及时、高效地主动介入并有效化解农民工涉薪法律纠纷。“我们还拓宽法律援助渠道,开通‘实体+热线+网络’的立体化平台,确保全天候在线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法律服务。”余江介绍。
“当日接待、当日受理、当日指派”,是江阴法援品牌的“硬招式”,对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申请一律免于经济审查,实现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快速办理、确保实效。同时,完善“法律援助+文书代写、取证指导、先行调解、司法确认、强制执行、公证指引、司法救助”的“1+N”多元解纷法律援助服务机制,更好地满足农民工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法律援助需求。
为使治理欠薪关口前移,司法行政系统加强与法院、信访、劳动人社、住建、水利、交通及镇街综合执法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开展农民工讨薪情况摸底排查,主动出击,下沉服务,重点排查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建筑、纺织、手工制造等行业领域工程项目,掌握农民工劳动报酬及劳务费支付动态情况及法律援助潜在需求。针对农民工讨薪纠纷苗头隐患,快速反应,做好法治宣传、法援指引和部门协调处置;针对讨薪群案,快速成立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专班,就近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者承办,守护工友“钱袋子”。
随着品牌集聚度的强化、受益面的扩大、聚合力的提升,品牌美誉度与体验感也大幅提高。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江阴市共办理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法律援助案件725件,成功追讨欠薪1400余万元,有力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全力打造的“澄薪无忧”项目入选全省首批法援惠民生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