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监狱管理局部署实施民警能力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徐州监狱高度重视、迅即行动,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的现代监狱”总目标,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巩固主题教育开展成效,着眼队伍“四化”建设要求,坚持守正创新、科学施策,全面推进政治领航、全员练兵、顽疾治理、梯队培育、励警赋能“五大工程”,努力提升民警队伍能力素质,为推进监狱工作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砺警心、铸警魂,打造忠诚担当队伍
“从警六年,从团员到党员,从青涩到成熟,藏蓝警服映过盛夏骄阳、染过寒冬轻霜,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政治底色愈加鲜明,越是艰险越向前、知重负重敢担当!”2023年12月9日,在徐州监狱“入警为什么、为警比什么、从警干什么”主题交流活动上,六监区民警胡盛伟动情讲述从警感悟。
“有次监区收到刑满罪犯寄信,讲述自己刑满后诚实劳动、踏实生活情况,我意识到社会又减少了一个不稳定因素,我们平日的教育管理都是有价值的。”一监区民警蔡佳宁结合具体事例讲述职业荣誉感、成就感的体现。
监狱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效,根据民警特点,以“青春悦读”“从警这些年”为主题分层分类开展读书分享会、阅历讲谈会,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和专业特长分享从警经历、工作思考、成长故事,把鲜活的理论讲到民警心坎里。
“筑牢思想根基才能抵御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诱惑和干扰,成为监狱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六监区党支部书记朱鹏介绍说。
2023年以来,监狱把提升民警政治素质摆在突出位置,用活用好“党委领学、实境助学、典型励学、讲座导学、交流研学”五项机制,丰富教育形式、增进教育效果,提升民警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2023年12月16日,30多名青年民警来到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回望先烈们在江淮大地上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此次实境教学让我对听党指挥、依靠人民、团结协同、决战决胜淮海战役精神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们在监狱工作中也要传承革命精神、弘扬战斗品质。”新近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的青年民警董威感悟颇深。
“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徐州地区革命教育资源丰富,我们采取集中宣讲、政治轮训等多种形式努力增强教育感染力和吸引力。”政治处副主任陈苏表示,监狱正积极探索面向青年民警的理论宣传教育方式,为青年民警成长成才定准方向、鼓劲扬帆。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开门办课理念,用好联学共建机制,着力打造民警身边的教学案例库和内网在线课程,并适时举办宣讲比赛,壮大理论宣讲队伍,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引领力。”陈苏表示。
汇警智、赋警能,打造能力过硬队伍
“我们要突出教育改造中心任务,坚持把民警业务培训和实战练兵作为深化教育改造质量提升攻坚行动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以文化人、法治育人、德润新生’改造工作品牌。”三监区教导员赵亮在“监区长论坛”上表达工作观点。
“针对个别罪犯矛盾纠纷难以化解问题,我们可以建立各条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尽力把矛盾化解在早在小、解决在监区。”八监区教导员王伟懿灵活将理论所学与工作所需相结合。
今年年初,徐州监狱围绕民警在罪犯矛盾化解、减刑假释办案等方面存在问题开展调研,发现民警执法执勤短板弱项。针对实际需求,监狱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思路,分层分类扎实推进监区民警教育培训。
“通过现场观摩、实训实践,我更为全面的掌握了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逐步克服本领恐慌,在工作中才能做到遇事不慌乱、做事讲方法。”二监区民警廖峻进行模拟演练,为接下来的业务考核做着准备。
“监狱始终把提升民警综合素质摆在突出位置,鼓励民警在工作实践中摸清实情、拿出真招,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提高执法管理水平。”狱政管理支队支队长邱兆雷从问题清单、措施清单、成果清单等方面简要介绍执法管理顽瘴痼疾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针对监管安全与执法管理中的薄弱点,我们课题小组开展了监狱民警执勤规范教学片制作项目,系统梳理执勤警力配置、工作流程、履职要求后,我们摄制了专题教学视频,指导民警规范履职、履职尽责。”政治处民警尹浩宇介绍教学片摄制情况。
“我的师傅通过言传身教、跟踪指导,给我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督促我快速提升各方面业务水平。现在,我在讲评教育、队列指挥、文稿撰写等方面均能够得心应手。”获评为全省监狱系统“十佳师徒对子”的民警董威分享师徒结对收获。
“以师带徒、岗位互换等都是我们培养培育青年民警的传统方法,以主题教育开展为契机,我们又探索实施了‘微调研’‘微应用’‘微创新’项目,鼓励激励民警立项领题、攻坚破题、共议解题,大家在同题共答中增进凝聚力、提升战斗力。”政治处民警赵威威介绍警队建设情况。
“监区聚焦监狱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大局和青年队伍建设,在打造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青年文明号过程中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三比三亮’品牌特色。”十监区民警戚石林在共青团徐州市委第22届全国青年文明号推报工作评审会上作报告。据悉,十监区于2004年首次获评省级“青年文明号”,近20年来,始终坚持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引领青年,持续深化巩固创号成效,不断丰富创建内涵。前期经过申报、自评、抽评、互评等评审阶段,已顺利通过省级“青年文明号”复核。
正警风、肃警纪,打造作风优良队伍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承担罪犯刘某的矛盾化解工作,是压力也是动力。”十三监区民警王顺全面回顾了自己从任务选取到任务完成的过程,“分析现实表现、找到问题症结、亲情帮教助力,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务实、踏实,容不得半点疏漏。”
“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问效,我们今年深化运行监管安全网格化管理,督促民警把状态提起来、把冲劲鼓起来,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十三监区党支部书记孙兆伟介绍。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徐州监狱坚持求实务实抓落实鲜明导向,探索实施了首问负责制、执勤责任制、干部评议制等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干部实绩档案“三张清单”,将考核等次与实绩内容深度挂钩,着力营造“凭实绩说话”的鲜明导向。
“8月份,我们监狱举办了民警立功颁奖活动,表扬一批先进典型,邀请他们的家属来监共享荣耀时刻。”监狱团委书记孙宁介绍说,监狱注重发挥荣誉感召、典型激励作用,通过拍摄先进事迹短片、拍摄警礼服照片等方式,讲好警营故事、激励警心士气。
“聚焦工作实绩、坚持群众视角,我们正在开展“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评比,力求评出体现时代精神、符合职业特点、民警广泛认可的先进典型,树在身边的榜样、选在基层的典型更有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陈苏介绍说,今年以来,监狱坚持弘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四敢”精神,结合民警执勤履职、比武竞赛等重大任务情况,选拔出不同层次的先进典型登台分享经历、讲述从警故事,引导青年民警学有榜样、追有目标,在崇尚荣誉、珍视荣誉、创造荣誉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此外,徐州监狱依托“治顽疾、严风纪、树形象”作风建设年活动,丰富纪律作风教育形式,先后建立警纪禁令解读机制,“每次一案”警示教育学习制度,“五类情形必访”家庭助廉机制,严整民警队伍作风、激发履职尽责活力。
履警责、绘警色,打造担当有为队伍
“在罪犯教育改造方面,我们鼓励各监区创新创优、打造‘一监区一品牌’特色教育课程,现已推出‘成语典故话规训’‘孝道文化启新生’‘五分钟论语课’等特色课程。”教育矫治支队民警张韬如数家珍般介绍基层监区文化教育品牌。
“在罪犯日常管理方面,我们开展了罪犯重大违规告知亲属暨亲情帮教活动。针对出现重大违规罪犯,向其亲属通报具体情况、告知其处理结果及重大影响,以亲情牵引敦促罪犯严格遵守监规纪律。”狱政管理支队民警孙晗介绍说。
“新功就是答卷,我们鼓励民警职工用改革办法和创新思维解难题、促发展,不断激发新动能、厚植新优势。”政治处副主任陈苏介绍说,监狱民警在创新基层治理、推动法治建设中做出很多尝试与探索。
“减刑假释案件办理是民警必须熟练掌握,并规范执行的一项重要业务技能。创设公平公正的执法管理氛围,让罪犯在监狱每一项执法管理中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有利于引导罪犯踏实改造奔新生。”刑罚执行支队支队长杜晓军介绍说,2023年,监狱办理400余件“减假暂”案件,实现零瑕疵、零投诉。同时,监狱还积极与地方法院、检察院加强沟通,破解财产性判项执行和罪犯安置帮教难题,促进刑罚执行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及社会效果相统一。
深化推进执法改革、完善刑罚制度体系是监狱工作面对的时代命题,也是监狱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民警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基础保障,越来越多民警主动学习法律知识、考取国家法律资格职业证书,民警李祥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将法律知识运用于执法管理日常工作,还主动帮助两名农民工合法维权、解决劳动争议纠纷,有力展现监狱警察社会担当。
与此同时,徐州监狱立足职责定位,联合徐州团市委开展青年志愿服务,联合徐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举办“平安护苗 法治‘童’行”主题活动,监狱民警在高墙内外绽放青春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