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耿,冲你这份苦口婆心,我俩再闹下去,就太不对了!”在徐州市贾汪区耿集村,因争挖排水沟产生纠纷的两家村民,看着眼前的耿德堂,作下了保证。
“你放心,路不会再堵了,你这‘和事佬’当得够格。”新沂市双塘镇双井三组通往村口的大路中间,被村民杜久顺(化名)垒砌的一堵墙轰然倒塌,道路再次通畅起来。被杜久顺称作“和事佬”的人叫李明,这段时间,为调解杜久顺和村里因修路产生的矛盾,他可是操碎了心。
耿德堂和李明有着同一个身份——“法律明白人”。在徐州,像他俩这样的“法律明白人”共计两万多名,既当宣传员、调解员,又当信息员、网格员,有效激活社会治理“末梢神经”,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不久前,由省司法厅和省法律援助基金会举行的全省“百佳法律明白人”评选中,徐州有10人入选。
“法律明白人”选任有规可循
提起“法律明白人”魏椿周,沛县张寨镇魏老家村村民们没有不佩服的。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本身事务性工作不少,但调解纠纷依然丝毫不马虎,调解结果也让双方心服口服。作为全省“百佳法律明白人”中的一员,他直言:“以前村民遇到法律上的烦心事都束手无策,村干部法律知识水平有限,帮不上什么忙。现在村干部接受法治培训,法律知识水平不断提升,我当‘法律明白人’的底气更足了。”
早在2021年,徐州就对培育“法律明白人”发布了具体的操作指引。明确像魏椿周这样的“两委”干部是“法律明白人”的重要来源之一。记者查询该操作指引时发现,“法律明白人”将重点从村(社区)“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党员中心户”、党建网格员、“红色楼长”、致富能手等人员中选任。“他们更容易拉近党群距离、密切干群关系,依靠群众对其信任度来推动法治宣传,实施法治服务。”徐州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除此之外,各行业各系统的法治联络员、普法志愿者、学校道德与法治老师和法治副校长,有文学艺术、书画摄影等专长的人员也是“法律明白人”的主要培育来源。
如今,一批又一批政治素质强、法律素养高、道德品质好、服务意识强的“法律明白人”像一粒粒“法治种子”,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在彭城大地落地生根。
数据显示,自2021年3月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以来,徐州市共培育“法律明白人”2.34万名,引导法律服务1559件次,化解矛盾纠纷8328件次。
“法律明白人”赋能基层治理法治化
懂法才能守法,调解纠纷更离不开普法。对此,云龙区骆驼山街道狮南社区“法律明白人”朱亚玲深有感触。她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在基层做好调解工作要先向当事人讲透法律法规,再结合法理情循循善诱,最终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促使双方放下争议、握手言和。
朱亚玲所在的社区是个大型社区,大到违建处理,小到邻里矛盾调解,她都要参与其中。前段时间,社区一居民忘记关闭家中水龙头,导致楼下邻居家屋顶及家具被水浸泡受损,因维修费用问题双方产生矛盾。朱亚玲了解情况后,进行了多次调解,最终以相邻关系侵权的法律规定为突破口,让楼上住户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违法。当楼上住户明白这一点后,自知理亏,主动赔偿了楼下邻居的损失。
在徐州村(社区)基层一线,“法律明白人”有血缘、亲缘、地缘优势和乡情、亲情、友情资源,成为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治实践引导员,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发展和完善。
邳州市车辐山镇“法律明白人”武娜成立了“娜姐女子调解队”,“有事找娜姐”成为当地村民的口头禅;新沂市新华社区,既是网格员又是“法律明白人”的王欣然组建“法律明白人”小分队,入户串门做普法……
“我们在每个村(社区)都优选‘法律明白人’,定期开展‘法律明白人’业务培训,指导他们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帮助解决基层群众法律难题,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铜山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负责人徐慧琪表示。
“法律明白人”培育需练好“基本功”
要做一名合格的“法律明白人”,没有一身真本事肯定不行。近日,一场由中国矿业大学法学系主任冯浩主讲的“民法典与法治思维方式的养成”主题培训正在进行,听众是来自全区的140多名“法律明白人”。
“此次培训将助力‘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示范标杆作用,带动更多的基层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泉山区司法局局长秦继成在开班仪式上说。
早在2021年。当年,中国矿业大学文学院与徐州市司法局合作成立徐州市“法律明白人”培训基地,发布了80门公益课程,以网课、微课等形式,为“法律明白人”充电,让数万人次的“法律明白人”受益。
不仅如此,徐州市法宣办还与中国矿业大学人文学院进行战略合作,组织18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法学、社会学等专业教师作为智库资源,与基层司法所结对,开展精准帮扶。
徐州市司法局相关部门表示,为用好徐州市高校法学院系的教学和师生资源,拓宽“法律明白人”培训学习的平台资源和渠道,他们目前正在向上级申报增设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为“法律明白人”培训基地,加大“法律明白人”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形式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