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写进村规民约的“金牌调解员”
2023-11-01 13:57:00

  “讲法治,爱和谐;有纠纷,找老胡……”这是南京市江宁区牌坊村村规民约里的一句话。老胡,本名胡从富,是牌坊村远近闻名的人民调解员。1989年从部队退伍后,胡从富就一直在村里从事调解工作,30多年成功调解矛盾超3000起,被村民亲切称为“和事佬”。 

  坚守岗位40 

  换来美丽乡村新画卷 

  黄龙岘,是牌坊村下辖的19个自然村之一。2013年初,江宁区规划将黄龙岘打造成以茶文化为特色的美丽乡村。这期间,矛盾纠纷多了起来。 

  在部队历练五年、“见过世面”的胡从富深知,区里的规划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然而,拆除猪圈牛棚、修建柏油马路、建设停车场、流转土地,每一件事都关乎村民切身利益。身为调解员,胡从富始终站在调解一线。 

  胡从富回忆,村里建设旅游大道时,施工单位24小时不停工,通常是征地协议刚一签订,挖掘机就紧跟在后开挖建设,调解工作曲折艰难。每天5点前,要趁着部分村民还未上山采茶的间隙上门,讲政策讲道理、讲发展前景,经常忙到深更半夜。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持续了40天,美丽乡村建成开营的当天,猛然放松下来的胡从富却挺不住了。他突发昏厥,送到医院三天后才苏醒过来,经诊断是极度劳累所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造后的黄龙岘集茶园美景和山水风光于一体,白墙黛瓦,古道悠悠,绿意盎然,成为城里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村民们形容,一到节假日,人满为患,步行街上熙熙攘攘,农家乐生意火爆。“建的停车场不够用,车子沿路停出去好几公里”,经常协助胡从富做调解工作的老党员邢孝华对村里的发展十分满意。 

  村民收入也因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明显增加。据统计,2012年黄龙岘村民人均年收入低于南京市农村平均数1230元,到2018年,人均年收入与南京市平均数相比,多了1939元。 

  坚持政策和原则 

  公道正派最服人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多年来,胡从富边工作边总结,立足乡土民情,形成了一套接地气的调解方法,抓住关键、找到痛点,讲政策讲道理,村民信服,效果独到。 

  “牵牛要牵牛鼻子”,胡从富认为,解决矛盾纠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善于找到“牛鼻子”。2019年景区升级改造,少数村民对拆除违建寸步不让。调解过程中,衣服被撕破、脸上被挠伤的事常有发生。胡从富把“硬骨头”放在第一个啃,盯准一位最“难缠”的村民,发动老党员老干部,通过这位村民的亲戚上门劝导,最终做通思想工作。胡从富趁热打铁,顺势动员50多户村民一一签下保证书。 

  在胡从富看来,村民们本质上都是淳朴的,平时的矛盾都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美丽乡村建设中,为了拿到更多的补偿,难免会斤斤计较。面对这种局面,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干好调解,要找到矛盾痛点,有时候不能一调了之!”这是胡从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饱含对乡邻们的真情。用村民们的话说,“胡从富的调解是有爱的。” 

  有位王姓村民,父母均已80多岁,妻子患有疾病,自己身体也不好,因无固定收入来源,这家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胡从富经常上门劝架,帮助缓和家庭矛盾。胡从富思来想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王擅长竹艺手艺,何不靠这个做点小生意呢?与村里一商量,问题迎刃而解。村里帮助提供原材料,老王在胡从富工作室门口摆起了竹艺小摊,现场制作竹艺品,深受游客欢迎,既自食其力,家庭氛围也随之和谐,人都变得敞亮多了。 

  典型引路 

  新时代基层治理有良策 

  “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省城乡基层援法议事范例”“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个占地面积8.2平方公里,有951户居民、2155人的村庄,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美名在外。 

  与此同时,胡从富敏锐察觉到,随着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黄龙岘全村80%以上的农户参与特色农副产品、茶叶和农家乐经营,其中农家乐经营户近40户,景区接待游客达240万人次,他所从事的调解工作也随之有了重大变化,调解对象不单是村民住户,调解事项不再限于传统的矛盾纠纷。村民与商户、商户与游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交织而出的新问题,迫切需要新的解决之道。 

  “党建是促进基层治理创新、搞好基层治理的关键,是当下基层治理最有效的保障,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灵魂。”胡从富找到牌坊村党总支副书记饶涛,提出了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调解心得和治理思路。 

  在他的建议和推动下,村里在创业一条街上建成了党群微家,以老胡工作室、茶乡夜话、茶乡管家等为主体的党建创新品牌,成为联系群众的“微阵地”和乡村治理的“微站点”。党群微家内的显眼位置,专门放置了一台微信终端,实时播报党的富民政策和村里的大事小情,商户和游客自愿扫码加入,旅游体验、意见诉求随时在群内发布,马上就能得到回应和解决。 

  单靠个体力量调解矛盾纠纷,已经跟不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经胡从富倡议,民宿行业协会、农家乐餐饮协会、茶叶专业合作社等自治组织相应成立,“千百园”生态环保公益项目将黄龙岘作为科研基地长期入驻。对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协会里的党员干部、商户、村民和志愿者共聚一堂,民主协商。每周六晚上,村民们坐在一起,共叙茶乡夜话、共议发展大计,“商”出好办法、“治”出美日子。 

  在胡从富自己看来,他对牌坊村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于传承。他带过八九个徒弟,现在有的做了社区书记,有的担任了物管主任,在不同的岗位上继续谱写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徒弟官富金,既是村里的调解员,又兼网格员。同为退伍军人,与胡从富有着共同的话题。从2019年起,他就跟着胡从富,对土地复垦、厕所改革、“三清一改”等乡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进行调解,一边学习一边成长。“雷厉风行,为人正派,有军人作风。”他对师父特别崇拜。遇到问题,官富金首先想到的是,如果是师父调解,会用怎样的方法定分止争。 

  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胡从富,身板挺直、思路清晰,言谈举止间仍旧是军人本色。谈及退休,从他坚毅的目光中看出,继续为牌坊村的老百姓做点实事好事,才是他的价值所在。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