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无锡市锡山区以法治力量守护“诗和远方”
2023-10-16 09:21:00

  作为无锡城区东部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板块,锡山区发端于古老的吴文化,又是近现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我国首家乡镇企业在这里诞生,见证了“华夏第一县”的惊艳繁华…… 

  近年来,锡山区司法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探索“法治+文旅”新模式,打造一批有教育意义、有生命力的法治文化阵地,全方位的法治服务推动“文旅振兴之花”璀璨绽放。 

  法治元素 

  添彩生态旅游美丽景色 

  日前,在锡北镇寨门村的严朴陈列馆,一场沉浸式红色法治文化课正在进行中:离休干部、无锡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华锡初应邀为青年们现场分享严朴烈士的动人故事,阐述解读宪法及《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的精神内涵。 

  锡北镇是锡山革命老区的重要版块。近年来,锡山区司法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法治保障乡村红色文旅振兴。针对严朴陈列馆系锡北红色文旅体验游线上重要点位的实际,锡北镇司法所在陈列馆改造时主动靠前搭建议事平台,对改造合同、施工方案等进行合规性审查,多次组织“法律明白人”、村民代表与施工单位共商共议,促成陈列馆“旧貌换新颜”。如今,人们围坐在寨门村“红色议事厅”,走进重新改建后的严朴陈列馆,聆听红色法治故事,重温入党誓词……在村民心中播撒“法治的种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 

  与法同游,让法治护航你我。锡山区司法局还积极建设安镇民法典主题公园,开设“文明专列·普法号”公交专线,打造“鹅小弟说法”“云小司讲堂”等普法品牌栏目,为乡村振兴和辖区旅游发展营造起浓厚的法治氛围。羊尖镇法治广场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毗邻而立,精神文化滋养与法律服务有效途径相辅相成,从法理名言、法治故事到便民法律服务平台,以更优质、更便捷、更具本土特色的法律服务践行“司法行政为民服务”宗旨。 

  以法化人 

  源头预防化解旅游纠纷 

  将法治与文旅有机融合,推动法治文化与社会治理有机衔接,锡山区司法局先后在荡口古镇、鹅湖玫瑰园等旅游景区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室和人民调解工作室,构建诉调对接、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服务平台,从源头化解旅游纠纷。 

  “五一”小长假,荡口古镇人头攒动,美景、美食、游戏、摄影、音乐……精彩活动一波接一波,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锡山区司法局组织干警深入景区,通过提供志愿服务、发放法治宣传册、加强沟通交流等形式,为游客、村民及景区管理部门送上“法治大礼包”,有效保障“放心游”“安心游”。 

  为更好地预防旅游纠纷,每逢国庆黄金周、春节小长假等旅游旺季,锡山区司法局积极组织干警深入京沪高铁无锡东站、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宛山湖湿地公园等游客相对集中的地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今年以来,该局择优选聘20名景区讲解员和普法志愿者组建起志愿普法队伍,张贴旅游纠纷诉讼指导标识,提供法律咨询及相关帮助服务。 

  “居民知法守法,安定生活;游客法傍身旁,安心出行;企业心中有法,依法经营。”锡山区司法局局长钱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们一方面邀请律师举办“线上+线下”文旅普法讲堂,通过宣传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引导文旅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一方面积极与文旅、市场监督等部门联合开展“法治体检”,为文旅企业提供合同纠纷、劳资纠纷等法律咨询服务,推动文旅行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援法议事 

  服务乡村振兴提档升级 

  汲取吴文化养分,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挖掘法治文化内涵,锡山司法局积极谋划开展“以文化人、以旅怡人、以法润心”的法治宣传实践活动,打造具有工作特性、板块特色、红色传统和时代特征的法治文化品牌,连续两年获评法治无锡建设惠民实事工程相关奖项。 

  曾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的东港镇山联村,坚持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创新发展。但有的村民担心,步子迈得太大,后期工作跟不上。在锡山区司法局的指导下,他们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在顾山脚下的露天茶室召开“援法议事”会议,边喝茶边议事。经过充分宣传和释疑解惑,村民们对“互联网+农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支持,金色山联·丰乐开心农场、物联网高科技黄鳝基地等特色项目应运而生。目前,“金色山联”援法议事品牌已成为该村的群众意见“收集站”和凝聚民心的“加油站”,一大批涉及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农业旅游业发展的民生事项得到了迅速解决,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