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省徐州监狱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的现代监狱”总目标,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聚焦教育改造中心任务,深化落实全省监狱系统教育改造质量提升攻坚行动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教育改造罪犯的科学方法、路径载体,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先进文化教育和社会帮教质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新生航向
“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离不开每一个的努力奋斗……”在徐州监狱六监区,民警朱鹏组织罪犯收看新闻联播后开展“五分钟点评”,利用“晚间课堂”时间对罪犯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民警朱鹏宣讲时政知识
“通过监区警官的宣讲教育,我及时了解经济发展、就业政策、医疗养老等热点问题。”罪犯李某在课后交流学习心得:“我要踏实改造,刑满后靠诚实劳动争取好日子,再也不能危害社会、让家人为我担惊受怕。”
据悉,今年以来,徐州监狱进一步深化落实全省监狱系统教育改造质量提升攻坚行动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教育改造罪犯的科学方法,充分发挥“民警讲师团”教育作用,挖掘民警专业专长,探索构建“监狱课堂+监区讲堂”教学体系,通过线上视频讲座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坚持常态化制度化推进罪犯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罪犯爱党爱国情感,引导罪犯树立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正确人生观,树立改造目标、坚定改造信心。
监狱邀请专业讲解员开展淮海战役革命历史主题讲座
在教学楼小剧场,监狱组织开展淮海战役革命历史主题讲座,讲座由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塔管理中心讲解员郝娜老师主讲。聆听讲座的罪犯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爱党爱国的思想认同,纷纷表示,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离不开革命先烈的奉献与牺牲,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己要用实际行动深刻认罪悔罪、积极改造,争做守法公民。
“徐州地区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丰富,我们采取‘引进来’方式邀请专家授课,努力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监狱教育矫治支队长曹跃振介绍说:“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利用融媒体教育平台定期精选轮播优秀思想政治专题纪录片,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升旗仪式、观看爱国主义教育视频、爱国主义歌曲合唱、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书画作品征集等活动,进一步浓厚教育氛围,努力深化罪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认罪悔罪教育促进罪犯强化遵纪守法意识
“我非常后悔,因为一点小事与他人发生矛盾,大打出手酿成大错。反思后我认识到,这种事情的发生不是偶然,我平时性格习惯就容易冲动逞能、遇事不够冷静,并且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犯罪的代价是惨重的,我一定认罪悔罪、改过自新。”在“认罪悔罪人人说”教育视频录制过程中,罪犯刘某的深刻反思引发许多罪犯共鸣。
教育矫治支队副支队长穆泾介绍说:“我们利用新闻联播、民警周讲评之前的时间段集中播放‘认罪悔罪人人说’短视频,力求用罪犯身边人、身边事来深化罪犯认罪悔罪教育效果,引导罪犯深刻反思犯罪原因、真诚认罪悔罪,在吸取教训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
据介绍,徐州监狱积极推进罪犯学习反思,紧扣罪犯改造周期中的入监、奖惩、刑释等关键时间节点,针对性开展罪犯认罪悔罪教育,组织罪犯在不同改造阶段书写认罪书、悔罪书,强化身份意识、服刑意识、规范意识,增强刑罚体验。
民警王寿高组织开展罪犯认罪悔罪教育
“看了普法节目里的涉毒案件,我感同身受,当初交友不慎沾染上毒品,逐步走上‘以贩养吸’不归路。之后的生活变成噩梦,自己身体毁了、老婆带着孩子走了、亲戚朋友也都不愿和我有任何联系。奉劝大家以我为戒、远离毒品、远离犯罪。”在二监区开展的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中,罪犯郑某在监区“法治讲堂”上讲述切身悔悟,台下罪犯面色凝重、陷入深思。
“不仅贩卖、运输毒品是犯罪,引诱、教唆他人吸毒同样属于犯罪行为。”二监区民警李祥随即进行法律条文宣讲解读,将认罪悔罪教育与法治教育衔接起来,启发罪犯学法懂法、知法用法。
据悉,“法润江苏·2023春风行动”开展以来,徐州监狱大力建设“法制广场”“法治之家”“法律学堂”等法治教育载体,以“屏、网、报、栏”四位一体形式积极营造法治宣传浓厚氛围,通过组织收看普法节目、开设法治讲堂、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律咨询等,积极探索广覆盖、全流程、多方位的法治教育形式载体,引导罪犯养成自觉守法意识、形成遇事找法习惯,力求在提升教育改造工作实效的同时,也起到维护监狱安全稳定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促进罪犯改恶向善
“攻占咸阳后,刘邦废除了秦的苛法严刑,约法三章赢得百姓拥护与支持,政权很快稳固下来……”在十一监区,民警马张宇创新开设“成语典故话规训”讲座,用生动的历史故事、结合精心剪辑的短视频引导罪犯在增长文化知识的同时,强化规正规训意识。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从文化层面开展规正规训教育,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教育矫治支队副教导员张韬介绍说:“我们充分利用徐州两汉文化资源,打造两汉文化传习室平台,开办中华文明史、两汉文化史、徐州简史等特色课堂,探索‘因亲教爱’‘以孝育仁’等道德体系重建路径,引导罪犯自新向善。”
民警张恒进开展“传统孝道与新生之路”主题教育
3月8日下午,全国司法行政先进工作者、民警张恒进为四监区罪犯开展“传统孝道与新生之路”主题教育,他从“什么是孝道、违法犯罪与孝道有无关系、孝道的反思与忏悔、如何落实孝道”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解读孝道文化。授课过程中,张恒进结合社会热点事件、生活感悟、法律常识启发罪犯正确理解孝道文化,引导罪犯感受亲情感召力、传承践行孝道文化。
“我们鼓励各监区创新创优、打造‘一监区一品牌’特色教育课程。”张韬如数家珍般介绍基层监区文化教育品牌:“除了‘成语典故话规训’‘孝道文化启新生’等特色课程,三监区的‘五分钟论语课’也很受欢迎。”
民警冯华林开展“五分钟论语课”文化教育
每周日是各监区罪犯文化艺术小组的活动时间,每个监区都根据自身情况选定了文艺项目,既有书法国画创作,也有传统曲艺、传统舞狮表演项目。
民警马宇晨将道德教育融入书法知识讲解
“在管教民警鼓励下,我尝试加入了监区舞狮队,学会一门文化技艺的同时,我也在舞狮表演多人配合过程中更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十二监区罪犯陈某在文化活动中逐步找到自信,走出孤僻自闭区。
“旷达之士,运笔豪放纵逸;猥琐之人,难成磅礴气势。书虽一艺,与性道通,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想要写好字,必须提升修养、注重品行。”书法课堂上,十六监区民警马宇晨将书法知识与道德教育融会贯通。
“许多罪犯文化水平低。我们在有序开展罪犯扫盲、小学及初中文化教育的同时,创新文化教育载体,着力强化监区文化主阵地建设,探索运用书法教育、音乐教育、民俗文化教育等手段,引导罪犯重塑价值观,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曹跃振补充说:“经过近年来工作实践,我们已形成包括红色文化、法治文化、时代文化、规正规训文化、医心育人文化、地方传统文化六种文化的文化教育体系,文化教育内涵得到丰富。”
社会帮教增添改造回归动力
“看到母亲满脸的愁容、父亲花白的鬓角,我真是后悔当初犯下的罪错……”罪犯张某泣不成声。
监狱组织“情暖高墙”亲情帮教活动,针对数名改造情绪不稳定的长期无会见罪犯,采取“无预告”模式,让罪犯见到久未谋面的父母和妻儿,用亲情帮教提升罪犯改造信心。
这次帮教过后,自感罪重刑长、缺乏改造目标的罪犯张某逐步走上改造正轨,主动用自己的劳动报酬向案件受害人进行力所能及的补偿。
“春季是精神类疾病的易发阶段,一定要及时进行心理调适与疏导,避免负面情绪郁积。”徐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应邀进监开展“如何调控情绪”专题讲座,配合监狱民警引导罪犯正确认识积极与消极情绪,并掌握相关应对方法。
监狱邀请徐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邀请徐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专家来监开展个体心理咨询,组织罪犯开展情绪调适、正念训练等团体辅导活动,帮助罪犯从思想源头走出误区。”穆泾副支队长介绍了罪犯心理矫治“监狱+社会”危机干预机制运行情况。
“去年,我参加了西式面点师培训,并顺利通过考核拿到证书,今年又报名参加了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等到明年刑满准备回家开个小饭店。我一定会利用培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刑满后靠自己的双手自立自强,绝不再重蹈覆辙。”罪犯刘某在家政服务专业技能培训开班仪式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随后在徐州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专职教师指导下进行了家电清洗保洁技能实操。
“监狱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和教育资源,创新和丰富罪犯职业技能培训载体,今年确定了家政服务、园林绿化、外卖快递、服装缝纫等6个培训项目,努力促进罪犯学到一技之长、养成劳动习惯,为罪犯刑释后回归并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曹跃振表示:“改造罪犯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协同发力,我们将会在回归指导方面增强师资力量、拓展工作路径,努力提升改造罪犯实效,更好服务平安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