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取的是朴素的公平,而不是机械执法。……当事人是否具有法定注意义务、是否违反法定注意义务……等等,是判断无主观过错不予处罚的主要标准。”3月31日,常州首期行政执法“如山讲堂”开讲,该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袁青林走上讲台,与现场听课及在线围观的5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交流了行政执法理论和实务问题。
“举办‘如山讲堂’,旨在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质效。”常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长陈跃峰在开班动员中表示。据了解,“如山讲堂”还将组织开展系列培训课,实现对全市35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全覆盖。
“这样的培训相当给力!十分解渴!”常州市交通执法支队副支队长王庆表示,当前对行政执法的要求越来越严,对执法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从理论层面领会了行政执法的基本原理、程序通用规范等,才能在具体执法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执法流程和注意事项。他说:“虽然具体执法内容不同,但执法理念相通,执法规范同源,特别是证据要素、案卷评查、文书规范都是一致的。”
“这次培训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都很强,既是为履职‘充电’,更是为尽责‘蓄能’!”天宁区司法局副局长吴冰姿向记者表示。去年,天宁区在全省率先出台全领域适用的行政处罚适用“首违不罚”规定的指导意见及事项清单,663次“首违不罚”惠及市场主体491家。她表示,“今年还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并推出新一批‘首违不罚’清单,积极实行动态调整。”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协同指导,努力打通业务指导培训“最后一公里”,常州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组建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讲师团,按照“一岗多能、一人多能”的导向,围绕人社、城管、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13个领域,开设“N”项自选课程,构建“1+13+N”培训体系。2022年参训人数达3700余人次,指导全市各级执法单位开展岗位练兵活动35次,累计自查自评行政执法案卷1.3万余本。
在全省率先推出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2.0版,群众办事时限较以往压缩了80%以上;大力推进镇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1074项权力事项下放至镇(街道)……近年来,常州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为统筹,不断健全执法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通过业务大培训推动能力大提升,该市文广旅局、生态环境局获评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城管部门“驻队律师全覆盖”、文物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一批行政执法“常州模式”大步迈向“全国样板”。
“执法如山,守正不挠;宽严相济,法亦融情。执法要像山一样不可动摇,但对无心的过失也要有宽容之心。执法不仅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常州市司法局副局长乔璐表示,将通过“菜单式”点课、“定制式”巡讲、“互动式”论坛及“互联网+”等形式,将“如山讲堂”打造成为法治常州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