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位于泰州市东南部,东南西三面环江,生态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靖江市因江而名、因江而兴、因江而盛,在长江大保护中处于重要地位。
近年来,靖江市法宣办联合市长江办、市农委、环境保护等部门,在全市尤其是沿江岸线开展“法润马洲 靖享江来”长江大保护系列法治实践,切实提升了全社会保护长江的责任感、主动性,将法治意识、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市民大众的生产生活日常。
“宜文马洲 德法同行”
“高”标准设计,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工作导向,构建长江大保护“共建、共护、共享”工作机制,引入来自法治、文化、水利、住建、园林和农业部门的15位专家能手,加大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交流互动,组建专家智库,成立“法润马洲 靖享江来”长江大保护法治文化研究课题组,推动长江沿线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和长江靖江段法治实践品牌打造,将长江大保护板块集成纳入“八五”普法规划。
“德”文化渗透。发挥红色革命文化浸润和引领优势,把“东线第一帆”红色文化和“江花红胜火 靖江绿如蓝”的江水文化相融合,将“东线第一帆”纪念馆、牧城公园和城市阳台景观带串点成线,植入宪法、党章党规红色元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绿色元素,开辟“乐活学法书吧”,组织法治图书漂流瓶活动。设计“江小鱼”卡通形象,发起“长江大保护有你有我”倡议,以“江小鱼”问答方式铺设江边千米宣传大道,宣传《长江保护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打造“法润童心·踏浪前行”青少年法治文化工作品牌,依托学校开放日,发起“长江大保护小手拉大手”系列法治实践,先后策划了“我和长江有个约会”随手拍、“保护母亲河 我和爸妈做什么”家校活动、“清清长江水 悠悠故乡情”法治书画、法治作文、学法朗诵比赛等,开发“清爽靖江 人人有责”飞行棋。
“宜游马洲 法护碧水”
开展“十年禁渔·非法捕捞案件沿江巡回审判”,精心选址沿江村居、码头、农贸市场等,以沿江群众为主体,进行庭审普法、强化以案释法,做到每案必宣、追踪报道,扩大“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策划“长江保护基层行”活动,依托各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通过展板形式介绍长江生态环境情况、长江大保护刑事打击、公益诉讼和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等内容,在有条件的村(居)民法治学校播放守护长江系列宣传片。将网格员、河长培养转化为“法律明白人”,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优势,把环境监管、长江保护工作向下延伸,发动网格员、河长主动参与网格内生活污水处理、畜禽粪污治理、河道垃圾清理等工作,主动开展船舶企业、港口、码头等单位的环境保护法治宣讲,主动加强沿江环境保护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做细做密做实了最基础单元的长江保护工作,500余名网格员逐步成为群众心目中的“护江使者”。
“宜居马洲 三美村居”
在沿江的新桥、东兴、江阴园区等街镇开展“美在乡风民风、美在文化生活、美在人居环境”三大主题活动,以绿色德法涵养乡风民风。开展新一轮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行业规章的修订梳理行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江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以村居环境整治、化肥农药减量、垃圾倾倒分类等为重点,引导村(居)民自觉树立“法护一江清水、共建生态文明”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
加强村居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乡村法治文化广场、德法大讲堂、百姓议事堂等阵地的教化功能,经常性开展群众性“法护碧水”文化活动,推出一批倡导生态文明、江水文化的快板书、农民画、书法、靖江讲经等优秀作品,引导村(居)民转变生活方式。持续开展“绿水蓝天 净化人居”志愿活动。抓住植树节、环境日、地球日、世界水日和长江保护法实周年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清爽靖江守护者”环保行等实践活动,助力文明村镇、最美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实现互相促进、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