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淮安多维度推进“援法议事”全覆盖
2023-01-05 13:45:00

  2020年底以来,淮安市委依法治市办紧盯“全覆盖”目标,积极实施推动“援法议事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升级阵地、完善制度、丰富内容,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各镇街基层“援法议事”市级以上范例率达76%,其中,洪泽、金湖两地实现市级以上范例实现100%全覆盖。 

  45°仰角 厚植优良沃土 

  45°角是坚持党建引领的姿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援法议事工作贯就“快速路”。 

  盱眙县马坝社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援法议事活动,充分发挥自治、德治、法治的“三治融合”作用,综合构建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网格化体系,建成“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四化联动”的“1+3+4”社区法治管理新模式。 

  “城乡改造遗留下的宅基地使用问题,一直是我们社区治理的突出矛盾。我们利用援法议事会对各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通过组织居民自治协商、先进典型引导、送法进社区等方式,发挥自治、德治和法治的作用,安抚居民情绪,做好政策解释,顺利解决问题。”马坝社区综治专干季林甫对记者说,“通过‘1+3+4’社区治理模式,我们架设起法治和基层治理矛盾的桥梁。”他表示,“党建+援法议事”可以汇聚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相关矛盾纠纷,同时发挥了党组织在援法议事活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180°平角 汇聚队伍力量 

  180°角是协同共进的步态,统筹各方强化协作配合,凝聚工作合力,为援法议事工作织就“合力网”。 

  清江浦区后左村积极打造“7+N”协商议事队伍,形成了政协委员、镇挂钩领导、离任村干部、党群代表、网格员、专业人员、律师等7类常任协商议事“智囊团”队伍,以及“五老”人员、乡贤、回乡青年等非常任队伍。 

  “2020年以前,后左村农房居住条件较差,如何争得村民支持改善住房条件,一直是困扰后左村治理的难题。”主管援法议事活动的左主任说。针对这一问题,后左村打造的由多家力量汇聚而成的“7+N”协商议事体系应运而生。 

  村党支部利用援法议事搭建载体,邀请“7+N”队伍针对农房改造问题开展专项援法议事会。党群代表与网格员详细阐述改造农房存在的现实问题,村民代表积极表达自己和其他村民的诉求,并成立起以“7+N”队伍为主体的援法议事农房改造小组,深入每家每户进行议事协商。在援法议事小组的帮助下,各方都融入进来,共同参与农房改造事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援法议事队伍共召开议事协商会和分组沟通会20余次,最终,全村600余户村民同意农房改造相关事项。 

  目前,后左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当初的“散、小、乱”变为现在的“净、新、美”,实现了乡村农房的质的飞跃。 

  90°直角 提升治理效能 

  90°角是俯身躬耕的状态,代表着扎根基层一线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为援法议事工作绘就“和谐画”。 

  今年以来,金湖县劳动桥社区将援法议事红网微格与援法议事相融合,调解涉及停车线规划、乱挂晒现象整治、飞线充电等引发的矛盾纠纷32起,调解率达100%;淮安区崔河村邀请律师参与村级重大决策、重要合同、矛盾纠纷化解等事项,妥善调处348省道拆迁纠纷等多起突发事件……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只有把服务作细,精准掌握民意,把服务作实,及时开出“处方”,才能化解群众心结,提升治理效能。 

  自援法议事工作开展以来,淮安市级以上“援法议事”范例有效化解矛盾纠纷4500余起。“居民出主意,多方达共识,结果说了算,好坏大家评”,真正实现“广聚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心”。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