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人一间办公室外加一间调解室,到社区矫正宣告室、法律援助室、心理咨询室等
提起常州市武进区司法局
常州市武进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自助服务终端机可查询全区所有法律服务网点相关信息
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对标省、市有关司法所分类建设的工作部署,已建成4家大型司法所、6家中型司法所、1家小型司法所,全区司法所规范化建成率100%,成为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通过新建、改建、置换等方式,武进区提档升级司法所和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司法所与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讼服务中心全部实行一体化运作。
走进武进区湟里司法所办事大厅,大屏幕上不停滚动着近期省市各类立法信息公告。设立公证协办点、法律援助代办点、仲裁业务联系点、行政复议受理点、立法民意收集点,以“一所五站点”模式着力提升司法所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湟里司法所还在17个村(社区)配置公共法律服务角,整合法治宣传、公证服务(指引)、人民调解、法律顾问、法律援助、社区矫正、行政复议(指引)等服务功能,努力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以前干调解工作是跑断腿、说破嘴,充满了酸甜苦辣。现在运用“智慧司法所”集智慧采集、智慧分析、智慧协调、智慧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工作模式,不仅能够为辖区矛盾纠纷风险研判、排查预警提供数据支撑,还能利用苏解纷、人民调解小助手等平台工具辅助开展工作,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担子更重了,干劲更足了。”武进区牛塘司法所负责人巢钟如说,除了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工作,还参与全镇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起草审核协议文件等。
“因地制宜、创新开展村居法律顾问配备、城乡‘援法议事’活动、‘法律明白人’培育等工作也相当重要。”面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挺在前面,工作更有底气。牛塘镇召集居民代表、老党员、驻村律师等参与“援法议事”,从德、法两个层面释法说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导群众依法办事。
武进区大力实施“一所一品”标杆建设,为司法所分类建设持续赋能,同时推广“援法议事”活动,将法治元素植入村、社区“四议两公开”流程,进一步释放基层治理活力。
嘉泽司法所打造“左邻右理”基层治理品牌,前黄司法所推出“小庭大院”矛盾纠纷调处模式,湖塘司法所实施“四方共建”基层治理方案,新城司法所推广“三分三定” 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法......
常州市武进区司法局局长薛健峰说:“武进区以司法所分类建设为有力抓手,扎实推进司法所在履职、管理、运行、力量、保障五个方面提档升级,统筹推进基层法治建设、行政执法监督联动、资源优化整合等“三项机制”,确保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实现司法所全业务发展,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