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让法治文化生活浸润心田
2022-10-21 14:56:00

  这里的法治文化浸润心田、滋养社会涌现出全国年度法治人物、启东市“法律明白人”倪伯苍等先进人物这里以法治为笔绘就营商环境发展新蓝图书写“法治强市”的南通答卷...... 

  法治文化景点美不胜收 

  9月,启东圆陀角迎来一批又一批的观光客。在长长的滨江步道上,普法卫士小蓝鲸带路,保护海洋”“保护长江等标语点缀其中。在不远处的碧海社区、海螺休闲驿站,游客可以在休闲娱乐时观看法治短视频,翻阅法治书籍......新颖独特、形态各异的网红法治景点,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长期以来,南通发挥滨江临海的地理优势,推动法治文化融入江海印记,着力打造与城乡发展相协调、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与公共文化服务互补的法治文化景观集群。 

  我们按照全线一盘棋、区域有特色的思路,紧抓10个沿江沿海特色示范段建设项目,积极推动各地将法治元素融入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百里沿江沿海法治文化长廊美景逐步形成。南通市司法局局长朱志强介绍。 

  目前,南通法治文化乡村旅游体验线已成体系,南通市环境保护教育馆,滨江公园普法志愿者驿站、长江生态法治主题公园、如皋市长江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海门区江海风情园、启东市江海第一哨等沿江区域特色法治文化阵地串联成线,犹如一串美丽珍珠项链流光溢彩、熠熠生辉,赋予了无限的法治生命力。 

  法治文化阵地随处可见 

  南通市崇川区幸福新城小区位于火车站附近,人流量很大。在小区入口处,有一座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宪法园,宪法石墙威严耸立,写有字的圆弧栅栏四面包围,通俗易懂的宪法宣传栏向来往的居民朋友解读着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五次修改的背景、意义,来宪法园逛逛成了附近居民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色鲜明的民法典主题立牌、颇具创意的民法典号列车、排列有序的民法知识雕塑、红黄相映的民法典宣传栏……在崇川区幸福街道秦西社区有一座民法典主题公园,以火车、书本等元素展现民法典文化内涵,让居民在游园的同时零距离接受法治文化熏陶,为推动民法典宣传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再添一亮色。 

  在南通,像宪法园、民法典公园这样集普法教育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基层法治文化阵地遍布城乡。我们以村村有,村村优为目标,着力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学法微阵地。南通市司法局副局长周昌元说。 

  近年来,南通着力打造文化特色鲜明、法治内涵丰富、文明程度较高的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形成覆盖城乡、便捷群众、设置合理、形式多样的村级阵地建设体系。 

  按照南通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培育整体方案,出台《关于开展法治文化阵地村村有、村村优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推动村级阵地建设落地生根、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和市级法治文化阵地45个、249个。 

  户外劳动者法治服务站里,也有打通群众学法最后一米微阵地。在中南CBD商圈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环卫工人老王和几位同事打扫完广场卫生后,走进站内喝水、休憩,观看法治微电影。 

  “这里离我们工作的地方很近,休息的同时还能看看法治新闻和画报涨知识,真好!”今年以来,南通市司法局与市总工会联手打造328家户外劳动者法治服务站,在全市工会户外劳动者爱心服务站中“加载”法治服务内容,统一配置融入法治元素的水杯、口罩、海报、书籍、视频资料“五件套”,打造一批融入城市社区的法治驿站。 

  法治文化生活浸润心田 

  荷兰街夜市以青年为客流主体,是南通市区非常有烟火气的夜市。今年夏天,法治元素的融入为夜市增加了一抹亮色。在夜市的法治互动专区,设置有奖答题拍照集赞打卡等活动区域,市民可以扫码参与在线答题,赢取小礼品。现在生活中都要依法办事,逛个夜市,学点法律知识,不虚此行!市民陈先生说。 

  “法在心中,守法光荣。”市民李先生在“喜迎二十大,对党说说心里话”的留言板上写下心声,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将不断增强法治意识,争当学法用法的模范。 

  “在丰富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上,我们始终坚持法治引领、文化滋养,不断增强全民普法的吸引力渗透力。”周昌元说。 

  南通坚持需求导向,通过进一步擦亮法润江海文化品牌,将法治文化建设融入日常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广泛开展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下基层、以案释法宣讲、法治文艺汇演、法治书画展览、法治图书阅读、法治微电影联播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江苏坚持把法治文化作为法治江苏、文化江苏、诚信江苏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发挥法治文化的思想教化、行为塑造、风尚引领作用,努力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坚持以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创建为抓手,借力水韵江苏资源禀赋,建成10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490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1.8万余个各具特色的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集群。 

  法治文化作品多样化。实施法治文化作品繁荣行动计划,健全创作研发、优选激励、展示推广三大机制,推动法治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吸纳文艺工作者、社会组织、行业协会、草根名嘴加入,建成85个法治文化创作基地和团队。 

  运用昆曲、柳琴戏、泗洲戏等地方艺术形式,打造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全省创作法治戏曲剧本6000余部,法治故事1.4万余篇,法治书画摄影3.9万余幅,法治动漫、微电影1200余部,每年有20部以上的作品被评为全国优秀法治动漫微视频。 

  法治文化传播立体式。结合百年百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巡展、送戏下乡等活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开展法治文艺汇演、法治电影巡映、法治书画展览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惠民活动2.5万场次。 

  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资源和平台,推介宣传法治文化作品,形象解释法律知识,直观诠释法治精神,生动展示法治成果,着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法治文化传播格局,实现法治信仰培育与文化启迪、道德升华深度融合。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