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发同志,收到你上交的大额党费,贰万圆整......”。
9月1日,在97岁的老党员陈贵发面前,儿子陈俊正把感谢信一字一句念给他听,听到“老兵过得好,我们才能心安” 时,陈贵发的眼眶湿润了。
8月1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来临之际,无锡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前来探望有着80年党龄的离休民警陈贵发。因身体原因,陈贵发时常卧床休息,见到来人探望,他执意下床穿戴整齐,并从抽屉中拿出一叠厚厚的、用报纸包裹着的“党费”,颤颤巍巍地交到来人手中。
陈贵发说:“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入党的第80个年头。我现在年纪大了,不能对党做什么贡献,就把这些交给组织,表达我对党的尊敬和感激。”
1925年出生的陈贵发,16岁参加新四军,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班长、排长、副连长。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成都战役等大大小小的战斗中,他表现英勇,冲锋陷阵,从未退缩。
忆往昔峥嵘岁月,老人总觉得就发生在昨天:“是党培养了我,我一定要努力完成党交给我的每一项工作。”
其实,这不是陈贵发第一次交大额党费,汶川地震、新冠疫情……只要有钱攒下来,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交党费,少时1、2千,多时1、2万,“我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的,我要把一切都给党和国家。”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陈贵发遇到了守护一生的幸福。1953年,他和战地护士郭开嫦结为伉俪,“听党话,跟党走。认认真真干活,踏踏实实做人”,夫妻俩一直把这些话挂在嘴边,也传到儿孙一辈心中。
如今,他们一家四代19人,有11名党员,是当地有名的“党员之家”。
陈俊说,父亲对党和国家倾其所有,却对自己极为苛刻,一件衣服洗得泛白发硬,他仍不肯换。虽然吃药看病可以报销,但他总说不能浪费“医疗资源”。
最让陈俊印象深刻的,还是父亲的学习劲头。自离休之日起,每日清晨阅读《人民日报》,每晚7点收听《新闻联播》,是陈贵发每天必做的“功课”。“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悟到老,这是父亲带给我们的精神,我们会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