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点亮心灯召唤罪犯迷途知返 江苏省镇江监狱擦亮个别教育“传家宝”
江苏省镇江监狱擦亮个别教育“传家宝”
2022-09-15 15:53:00  来源:江苏省监狱管理局

  今年以来,江苏省镇江监狱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的现代监狱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监狱各项工作,细化落实全省监狱系统教育改造质量提升攻坚行动部署要求,擦亮个别教育传家宝,努力找准因人施教切入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纠纷调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社会帮教形式载体,多措并举促进罪犯校正新生航向、踏实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警官和黄妈妈都鼓励我要做生活的强者” 

  “黄妈妈,来信收到了。感谢您的开导、鼓励,祝您中秋节快乐!”在镇江监狱远程视频会见室,罪犯王某对视频中的“黄妈妈”深鞠一躬:“刚入监那会儿,觉得一切都毁了。是您和警官的一次次鼓励,让我重新振作!” 

  黄妈妈是镇江市肿瘤防治与康复协会爱心志愿者,近年来多次配合监狱民警对王某进行帮教鼓励。”王某的分管民警刘鑫介绍说,王某曾是一名医生,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刚入监时,王某自我封闭倾向明显,长时间沉默不语,对未来人生充满悲观情绪。为了改造他,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  

  据监区教导员蒋正坤介绍,监区在加强对王某严格管理的同时,注重加强对王某的关心帮扶、心理疏导。民警通过查阅案卷、与投送的公安看守所联系,详细了解王某的过往表现,发现王某因犯罪前后身份的巨大落差,一时无法接受,判刑后就将自己封闭起来,抗拒别人的关心帮助。 

  针对王某的情况,监区研究制订针对性的改造方案,一方面,加强法治教育和监规纪律约束,促进王某认清犯罪服刑的事实,只有踏实改造才是正道;另一方面,动员同小组的罪犯多关心帮助王某,并利用监狱和镇江市肿瘤防治与康复协会开展帮教合作的契机,邀请“黄妈妈”对王某结对帮教。 

  “小王,每个人都会面临人生的困境,但越是困境越要坚强,比如好多肿瘤患者都对生活充满向往、互相鼓励支持,他们过得很阳光、很精彩。”“黄妈妈”多次写信、录制视频鼓励开导王某,“你曾是医生,懂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科学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服刑改造也是一样”,“ 你还年轻,千万不要悲观,听警官的话,积极改造”,“我相信你能痛改前非,也相信你能从头再来创造幸福生活”…… 

  王某的改造逐渐有了起色,渐渐愿意与别人交流了,也能主动配合警官策划监区健康防病知识宣传教育,与同小组罪犯相处变得融洽起来。“他每有一点点进步,我们都会在讲评教育时进行表扬肯定,给他加油鼓劲。”刘鑫介绍说,现在,王某的改造表现比较好,还经常写信与“黄妈妈”交流。 

  “在镇江监狱,黄妈妈与王某这样的帮教对子还有不少。”监狱教育矫治支队支队长卢建龙介绍说,监狱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退休法官、公益律师、高校教师等社会志愿者通过录制视频、写信、咨询辅导等方式开展帮教活动,与罪犯结成帮教对子,帮助罪犯不断矫正思想偏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句“我和妈妈等你回家”唤醒尘封的亲情 

  “爸啊,这些年不联系,你的头发全白了。你在监狱听警官话、好好的,我和妈妈等你回家。”813日下午,在镇江监狱远程视频会见室,听到女儿在视频中对自己说的话,望着女儿怀里的小外孙,十五监区罪犯杨某悔恨不已,两手使劲揉捏着衣角。 

  “杨某年纪较大,平时性格孤僻,还患有高血压,与其他罪犯很少有交流,总想把自己封闭起来。”监区分管民警周峰介绍说,杨某病情一直控制得都比较好,现在还有不到6个月就要刑满,可最近一段时间,就医频率却越来越高,改造上也打不起精神,明显存在异常。 

  “杨某原本一家三口,家境殷实,后因吸毒变卖家产,直至以贩养吸,最后锒铛入狱,妻离子散。他被抓获,还是女儿主动报的警。服刑后,杨某对女儿举报他的行为十分不解、心有怨恨,不愿再见到女儿。”监区长成万根介绍说:“随着年纪的增长和刑满的临近,杨某日趋烦躁不安,不知道如何面对女儿,更担心女儿不愿接纳自己,整日生活在焦虑烦躁中,易激惹,经常和其他罪犯吵架闹矛盾。” 

  杨某年纪大、性格孤僻,与女儿矛盾较深,家庭支持不足,如何巩固改造成效、促进杨某顺利回归社会?监区评估研究后,决定努力帮助他化解矛盾,为刑释回归打好基础。 

  报经监狱同意后,监区邀请杨某女儿到监狱“0511(你我聊聊)”矛盾调处室,运用视频系统和杨某好好谈一谈。“我们一家原本幸福美满,爸爸吸毒贩毒把一个家折腾散了,我报警也是不让他犯更大的错。现在我也很想一家团聚,我和妈妈也想解开疙瘩、原谅他。”杨某女儿表示。 

  看着视频里比同龄人显老的女儿,杨某千言万语凝聚成了悔恨的眼泪,但长久的不联系让杨某久久说不出话,这让在场民警的心揪了起来。许久,杨某终于对女儿说出“我想回家”这句话。“憋在心里这么多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谢谢警官们的帮助。”杨某女儿泪流满面,不住地感谢监狱民警。 

  “监狱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矛盾大排查大调处,努力帮助罪犯化解矛盾。”教育矫治支队教导员姚明介绍说:“今年7月以来,监狱探索打造‘0511(你我聊聊)’矛盾调处品牌,努力促进罪犯矛盾有效化解、合理诉求妥善解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活出精彩” 

  “徐教给我四颗药:改造的困难都成浮云,健康的心态随时给力,新生的目标就在前方,以后的我们健康向好。请你每天早晚按时服用,你健康,我自信!要谨遵医嘱呦。”在八监区的中秋联欢晚会上,罪犯李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相声段子,博得全场笑声不断。就在不久前,他还是监区里的“老病号”,可自从有了监区开的“心”药方,李某不但治好了身体上的病,还成了监区的积极改造典型。 

  “李某新来监区不久,却是一个‘老病号’,宣称自己病情重、身体虚,想把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当成‘护身符’,大错不犯,小毛小病、违规违纪不断,自以为是‘病人’,谁也拿他没办法。”谈起李某刚开始的改造表现,分管民警范业瑞印象深刻:“李某与他人共同实施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他从小被家里娇惯着,抗压能力比较差,不想努力改造,遇到困难总想着躲一躲、避一避。” 

  针对李某的情况,监区及时安排他治病,普及健康防病知识;同时,结合半年罪犯改造评审鉴定工作,督促李某检视自身改造,剖析存在问题,制定好下一步改造规划,并严格监规纪律管束。在此过程中,民警启发李某参加“心理韧性”矫正项目,通过自我意识、信念的力量、直面挫折等团体辅导,学习敢于面对挫折,积极寻找应对挫折的方法,进行自我疗愈,逐渐提高心理韧性。 

  “我们经常鼓励李某: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活出精彩。”八监区监区长徐欣介绍说:“现在,李某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主动写出认罪悔过书、改造决心书和思想汇报材料,再也没看到与他人争吵过,还主动协助警官化解其他罪犯之间的矛盾。当然,所谓的‘老病号’也迎刃而解,不再成为他回避自我改造的借口。” 

   “我要把在监狱里感受到的关爱传递下去” 

  “我曾是一名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我学文化、学法律、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什么是社会责任感,懂得了饮水思源、心怀感恩。人生的路还很长,我要把在监狱里感受到的关爱传递下去。”日前,在扬州某区的抗疫表彰会上,社区“抗疫之星”吴某正在动情地介绍着自己的经历。 

  “回来后,我积极为疫情防控做贡献,社区和街坊邻居对我也很友善。”面对监狱回访民警、服刑改造时的监区长吴卫东,吴某轻松、平静:“人多做好事,家里人不用再担惊受怕,别人看你的眼神也不一样。我也希望正在监狱服刑改造的人能放下包袱、从头再来,不再危害社会。” 

  “吴某小学文化,缺乏劳动技能,也缺乏对社会公德的基本认同,凡事总想着所谓的江湖规矩、个人利益,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入狱。”吴卫东介绍说,到监狱服刑后,吴某仍然没改逞勇斗狠的习惯,觉得谁也不能管他、谁也不能惹他,经常因为琐事与其他罪犯闹矛盾,集体荣誉感较差,同小组的罪犯都不愿意理他。 

  “教育改造吴某,我们花了很多功夫。”吴卫东回忆说,监区鼓励吴某把刑期当学期,学习文化知识,顺利完成初中文化教育;引导吴某分析一无所长、最终犯罪入狱的教训,鼓励他学习劳动技能,促进他考取厨师证,掌握了电器维修技能;动员监区其他罪犯关心帮助吴某,鼓励他多参加监区集体活动,启发他常怀感恩之心,孝敬父母、尊长爱幼。吴某每一次取得改造进步,民警都及时给予鼓励,引导他在讲评教育时交流改造心得,学着写信向家人汇报改造情况。 

  刑满后,吴某利用所学厨师技能开了一家小饭店,重启自己的新生,并且努力回报社会。 

  “谁家的生活遇到困难,谁家的老人没钱看病,吴某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吴某家所在社区的万主任向走访民警介绍说:“疫情防控期间,吴某是小区捐赠物资最多的,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吴某的身影。他报名参加社区防疫志愿者队伍,每天在各个临时防控点轮值,自家饭店还主动为志愿者做饭做菜。得知垃圾清运志愿者紧缺,吴某第一时间报名参与、将防疫点垃圾全部运走,还主动配合进行环境消杀。” 

  “像吴某这样的改造故事不是个例。看到罪犯在民警教育下学会反思、懂得悔改,生活有了方向,我们也由衷地为他们高兴。”卢建龙介绍说,在教育改造质量提升攻坚行动中,监狱推出道德讲堂系列教育课,宣讲道德模范故事,结合罪犯改造中的身边人、身边事,培养罪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多措并举促进罪犯矫正恶习、弃恶扬善、认罪悔罪、重塑新我。“征得吴某同意后,我们将监狱回访吴某时看到的故事录制成教育视频,在教育课上播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很多罪犯都写了观后感向监狱改造小报投稿,表示也要向吴某学习。”卢建龙补充说。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