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什么英雄。” 援鄂归来
这位家乡远在600多公里外的河南新郑人,在23年的监狱工作中,满怀对党的忠诚、对监狱事业的热爱、对医疗事业的执著,坚持战斗在疫情防控、监管改造和医疗救治的第一线,与同事们共同筑牢一道道坚固的屏障。
近日,高变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疫情面前,我们就是战士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武汉形势异常严峻。2月14日,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响应党中央号召,动员监狱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武汉。
“我是监区党支部书记,又是副主任医师,我必须先上!”。
面对可能存在的生命危险,高变带头递交了请战书,义无反顾选择“逆行”,监区7名女性医护人员也同时递交了请战书。因专业能力突出,高变被任命为江苏监狱援鄂医疗队副领队、医疗组组长。
2月15日,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经过紧张的培训,高变和同事们进入病区迅速开展工作。病区收治的患者有精神病、结核病等,病情复杂、管理难度大。每次进入病区,长时间穿着防护服,身体极度不适,时有同事呕吐,甚至晕倒,但是高变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一次,病区里一名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情绪失控,大喊大叫,随时有攻击他人、撕扯防护装备的可能。面对突发状况,高变毫不犹豫地站到最前面,安抚患者并进行有效控制。回身时,透过早已模糊的护目镜,高变看见同事们竖起的大拇指。
经过医疗队的共同努力,最终所有患者康复出院,所有战友平安归队,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
高变说:“若说当时不害怕、没有犹豫,那是假话,因为我们都不知道面对的病毒有多么危险。我和大家一样,有父母、有丈夫、有孩子,也害怕被病毒感染。但是,我们是警察、是医生,疫情面前,我们就是战士,就是社会的铠甲,不能退缩,必须向前!”
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江苏监狱系统严格执行封闭管理,高变也一直坚守在封闭执勤第一线。“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就会继续坚守!”
不离不弃,拯救失足灵魂
高变所在的江苏省新康监狱(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承担着全省监狱所有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病犯以及重病、大病罪犯的改造治疗工作,面对充满怨恨、绝望等负面情绪的罪犯,医疗救治、教育改造的难度可想而知。
未成年犯周某,无人管教,以网吧为家、偷窃为生,患有艾滋病、心脏病和严重的皮肤病。入监后破罐破摔、不服管教,经常自伤自残恐吓民警不要烦她,且整夜不睡觉,无故大喊大叫,遭到同舍罪犯的抵触。
针对周某的行为,高变带队成立攻关小组,治病医心双管齐下,但收效甚微,可她从没想过放弃,自比为“愚公”,誓要融化周某心中的“冰山”。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高变发现周某非常思念爷爷,便多方联系,翻山越岭跋涉1200余公里,找到周某的爷爷。
当与爷爷通上电话的那一刻,一向性格暴躁的周某哭了。后来,在高变的教育感化下,周某开始阅读书籍,写信给爷爷表达思念,当她第一次怯生生地喊出“高妈妈”的时候,高变的眼眶湿润了。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作为一个母亲,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容易,唤醒一个叛逆的灵魂,更为不易。在新康监狱,坚守着一群和高变一样的耕耘者,他们始终不忘从医初心、践行从警使命,努力给“深陷泥潭”的人送去希望的光。
我是支部书记,大家向我看齐
作为党支部书记,高变始终坚持从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抓起,要求“政治上合格、业务上精通、作风上过硬,自律自省、团结一致”。平时的她更是以身作则,在各项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利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激发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努力建设出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为培育团队精神,她想方设法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女犯监区(病区)的年轻女同志多,高变不仅关心她们的工作,还时刻关注她们的所思所想、学习生活,努力当好青年民警成长道路上的铺路石,困难面前的开山斧。
“大家向我看齐!”在她的带领下,监区青年民警迅速进入工作角色,不少人几年间就成长为部门骨干。
回望来路,红色党徽、藏蓝警服、白衣执甲;展望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面对党的监狱事业,高变立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奋斗终生”,继续发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