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连云港市海州区司法局板浦司法所收到农民工代表送来的一面印有“替百姓解难,为政府分忧”的锦旗。
2015年9月至10月,程某等117名农民工在连云港某公司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期间一直被拖欠薪资,程某等人遂向板浦镇人民政府求助。2021年5月,板浦镇人民政府委托板浦司法所协调处理。
司法所工作人员立即召集农民工代表了解情况,由于案情复杂,涉及人员众多,司法所积极帮助完善证据,协助起诉。2021年6月15日,该案被板浦法庭立案审理,审理过程中,司法所指导农民工查找、补全缺失的证据。
在法庭判决胜诉后的执行过程中,司法所多次参与协调,促成被告履行178420元劳务费及利息的给付义务。
连云港市海州区司法局主动靠前,积极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努力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今年以来,全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纠纷6524件,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
筑牢纠纷化解组织体系
发挥优秀人民调解员的专业优势,打造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15个。目前,全区拥有人民调解委员会225个,调解员975名,覆盖区、镇(街)、村(社区)。
完善人民调解员等级管理制度,提升调解队伍职业化水平。定期举办培训,推动全体人民调解员熟悉掌握业务技能,学全学深学精专业知识。发动全区77名村(居)法律顾问和614名“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强化非诉纠纷化解工作
建成区、镇(街)、村(社区)三级非诉讼服务中心,在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行政机关打造非诉分中心,建立联动处置工作机制。依托村级非诉讼服务工作室,结合网格化管理,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加强源头化解。
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三官一律”的职能作用,发动人民调解员、法治宣传员等基层法律服务力量进网格,将普法工作融入到矛盾纠纷调处全过程。
推动专业调解平台建设
坚持资源统筹、分类推进的工作原则,推动医疗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消费、知识产权等方面专业性调解平台建设。
在医院设立“海州区医调中心联络处”,推动以医学、法学专家为主的专家库成员入驻,引入保险经纪公司等入驻区医患纠纷调处理赔中心,构建“医责险+人民调解”统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