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从10年前的10㎡工作室说起......
2022-06-11 16:22:00

2012年以来,南通市崇川区司法局持续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惠民实事项目,村(社区)法律顾问经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历程,逐渐实现质的突破。

10㎡的律师工作室


对于律师李春华来说,文峰街道三里墩社区居委会里一间不到10㎡的工作室,是她10年法律顾问之路的起点。

2012年,南通市崇川区司法局就如何延伸公共法律服务的深度广度这一问题开展调研时发现,部分村(居)民存在婚姻、工伤、交通事故等方面的法律需求。

对此,南通市崇川区司法局为社区“标配”值班律师,建立社区律师工作室,李春华知晓后主动报名,成为全区最早一批的村(社区)法律顾问。

三天两头跑社区,走街串巷做宣传,调解婚姻继承、相邻关系等矛盾纠纷,解答合同争议、企业用工等方面的法律问题,排查法律风险,努力做好群众身边的法律“保健医生”,是她10年法律顾问工作的日常。

为了更充分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南通市崇川区司法局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为特困家庭配备“家庭律师”,设立家事法律服务中心;

组织律所与派出所推进“警律联调”工作,共同参与矛盾化解等工作;

组建“阳光法律志愿者”团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00%“全覆盖”

2016年,南通市崇川区探索建立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优势互补的“三所共建”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由村(社区)法律顾问发挥专业优势,协同相关部门化解基层问题。

老骥伏枥的法律顾问费宏顺率先投入这项创新工作,定期开展法律问题分析研判、参与基层重大事务会商会办、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和涉法涉诉案件联合调处......

近年来,他协助社区化理矛盾纠纷超500件、接待咨询超3000人次,连续3年被区、街道评为公共法律服务先进个人。

无独有偶,年轻的法律顾问李富源在上任不久便收到了一份来自司法所和派出所的特别委托。

原来,初中生施某失手将同学卢某打伤,卢某被认定为轻伤二级。施某未满16周岁,虽可免于刑事处罚,但仍需承担民事、行政责任。

在对双方年龄和发展前途进行考量和评估后,李富源建议明确争议焦点,厘清利害关系,以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最终,卢某获得合理赔偿,施某认识到错误。

“三所共建”模式将南通市崇川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推上了发展“快速路”,实现全区各村(社区)法律顾问100%“全覆盖”。

组团式服务


被称为“商圈法律管家”的法律顾问黄磊颇有心得:“以前我们主要是驻村开展集中宣传,提供法律咨询,现在开始结合各个村(社区)的实际,探索法律顾问团队化服务模式。”

去年4月,正在举办美食节的万达广场遭受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造成7人受伤,损失高达100万元。

参加美食节活动的商户向万达及主办方提出赔偿请求,万达和主办方认为飓风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拒绝赔偿,矛盾逐渐激化。为此,街道司法所组织黄磊等专业律师建立调解团队,帮助化解矛盾纠纷。

黄磊等人建议先清理场地,避免损失扩大,同时协助社区明确三方法律责任,推动当事人交流恳谈,通过多次协商,矛盾得到解决。

此外,村(社区)法律顾问还主动到社区开展涉疫防控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及时调处有关矛盾纠纷,为村(社区)防疫工作提供法律帮助。

十年来,南通市崇川区司法局持续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标准化建设,制定工作意见,规范准入机制,优化服务方式,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的法律顾问队伍。

十年来,法律顾问帮助村(社区)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等自治规章制度,助力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以及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引导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好参谋”、企业职工的“贴心人”、邻里街坊的“和事佬”。

为民服务没有尽头,江苏各地村(社区)法律顾问将继续以行动致初心,着力打通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百米”。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