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女子监狱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的现代监狱”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监狱重点工作落实,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聚焦监区主阵地,结合女性罪犯的群体特征,优化教育改造形式,丰富教育改造内容,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提升教育改造质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监区、七监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新颖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在南京女子监狱二监区监房大厅红歌学习现场,罪犯赵某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这些主旋律歌曲越唱越有味,充满正能量歌词和久听不厌的旋律特别催人奋进,我感觉每次学唱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监区每周精选爱国主义歌曲,组织罪犯在教育日进行学唱。”二监区民警丁玉萍介绍说:“监区民警还会对歌曲背景和精神内涵进行深入解读,让罪犯在音符的魅力里激发爱党爱国之心。”
民警周艳组织罪犯学唱红色歌曲
“在日常的教育改造中,罪犯很喜欢在监狱教育网《心桥网》上学习。”二监区民警郭研卿补充说:“尤其是‘新时代·新思想·新经典’短视频专栏、‘书香在线’‘读懂中国’等学习‘四史’的资源深受欢迎。”据郭研卿介绍,监区以此为平台,组织罪犯选取诗词、短文、微视频等元素,融入到主旋律歌曲演唱中,激发她们创作热情。监区精心编排的歌曲《灯火里的中国》,在监狱举办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罪犯的改造动力进一步增强。
“红歌学唱教育润物无声地帮助罪犯转变思想、获取力量,我们就是要选择这样切口小的改造形式,由难化简、深入浅出地发挥好教育改造的教化功能。”二监区监区长周艳表示:“如何持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我们一直在探索方法路径。”
据悉,监狱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月、认罪悔罪专题教育、“四学习,四感悟”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监狱领导大讲堂、民警讲师团、精品教育视频等形式向罪犯提供系统学习课程;利用罪犯教育网、自办刊物、狱内电视平台、广播站等教育载体开设专题宣传板块;通过红书漂流、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等主题活动,增强政治教育渗透力,努力形成常规教育与专题教育、规定动作与特色活动、线上与线下相互协同、相互补充、相互推进的教育改造矩阵,促进罪犯提升政治觉悟、清除错误认知、增强“五个认同”。
民警丁玉萍组织开展室外思政教育
在七监区开展的“假如我是她——认罪悔罪分享会”上,新入监罪犯李某某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在警官组织下收看了《战疫故事》视频之后,我为那些默默奉献的英雄而感动,同时也感到愧疚,给社会给家人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现在我们如果不好好改造,真是对不起警官们给我们创造的良好的改造环境。”
据七监区副监区长冯彬介绍,监区紧抓女性罪犯教育特点,把政治教育和认罪悔罪教育有机融合,通过举办“生命的重建”读书会、“女性三个社会角色的责任”演讲会等,帮助罪犯树立正确“三观”,使罪犯认识罪错、反思危害、增强爱国爱家情怀。
民警冯彬组织开展认罪悔罪分享会
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毛勤华介绍说:“监狱从教育改造罪犯的需求侧出发,让政治教育贯穿罪犯服刑改造全过程,为她们提供正确思想认识指引、道德修养取向和价值追求方向,引导罪犯爱党爱国、真诚悔过,加速改造的步伐。”
四监区、十监区、八监区的文化教育深入浅出
“我已经会很多个字了,可以经常给你们写信。你们一定要多在孩子教育上花功夫,不要再吃没有文化的亏。”这是四监区罪犯蔡某某在“脱盲”后,给女儿写的第一封信:“警官一直在帮助我,你们不用担心。现在我每天会自己看书、学习,也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到你们身边。”
四监区民警彭静介绍说,蔡某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顺利升入小学班,入监时她焦躁、偏执的性格有了很大改变:“我们根据蔡某某的学习进度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最近,她正在学习《弟子规》,并且主动在小组讨论会上分享学习心得,性格平和了很多,进步非常明显。”
民警彭静组织开展基础文化班教学
据了解,除了基础文化班,监狱还鼓励符合条件的罪犯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引导罪犯通过自身努力提高文化水平。2021年共106人参加自学考试,单科通过率达到60.33%。
“我用了十年时间来弥补遗憾,今天这张毕业证书饱含了警官的鼓励和付出,也为我点亮了未来的路。”当十监区罪犯殷某收到某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毕业证书时,她哽咽了。
“殷某入监前是某大学法学专业的在校生,犯罪入狱后整个人的状态非常消极。民警鼓励她参加法律专业自学考试,重拾对未来的信心。”十监区副监区长牛颖感慨颇深:“殷某入监十年,历经很多分管民警,对她学到什么程度、应该提供什么支持,民警之间也一直在‘接力’。”
民警牛颖组织开展罪犯“脱盲”教学
“监狱重视罪犯的文化教育工作,鼓励罪犯把刑期当学期。”八监区副监区长车静介绍说:“为了把监区文化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还重点打造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文化兴趣班。”
“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宁静和知识,陶冶了情操。”在八监区的剪纸兴趣班活动上,罪犯张某创作了一幅冬奥主题作品,她难掩激动之情:“我要用这幅剪纸作品为冬奥运动健儿加油鼓劲!为我们的祖国加油喝彩!”
八监区民警芮典认为:“学习传统文化能让罪犯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发挥以艺育德的功能。”
据悉,监狱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相继引入剪纸、苏绣、烫花等非遗文化,定期开设串珠、腰鼓、插花等十余类文化兴趣班,对罪犯的人文素养、价值观念、精神追求起到教化作用。
民警储红梅开展就业形势分析
“我们还结合罪犯刑期、文化程度和女性就业市场需求实际,引入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开设服装制作、美容美发、创业培训等项目。”八监区监区长储红梅认为:“加强罪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使罪犯掌握一技之长,对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监区、五监区的心理教育情理交融
“正视消极情绪的存在,不要压抑它、否认它,要学会和自己的各种情绪相处。”一监区罪犯罗某某正在认真聆听监狱举办的“女性心理健康讲座”。五年前,罗某某刚入监时,性情暴躁,经常因为一点琐事出口伤人,身边的罪犯都感觉她像“炸药桶”一样,不自觉地和她保持距离。
“通过观察,我发现罗某某表面的不合群,其实是有原因的。”一监区民警陈单慧敏回忆说:“通过深入谈话,我后来了解到她女儿寄养在姑嫂家、总是怕孩子受苦,原来她的暴躁是因为对女儿的担心和焦虑。”
民警陈单慧敏开展罪犯心理咨询
“只有解开心理上的症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监区监区长吕宁回忆说:“我们随即安排心理咨询师对罗某某展开心理教育,利用沙盘游戏、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其改变错误认知、形成合理信念。”多次咨询过后,罗某某的消极情绪得以抒发,和其他罪犯的关系也逐渐融洽,改造状态由波动逐渐转为平稳。
“女性罪犯突出的心理特征是感情丰富、易情绪化,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悲观等消极情绪。”教育矫治支队副支队长华春表示:“如何把她们错位的认识、偏差的行为、扭曲的情感引领到正常轨道,这是监狱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解决的问题。”
为全面动态掌握罪犯心理健康情况,监区对每名罪犯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辅导教育,并建立心理档案。对于排查出存在心理问题的罪犯,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团体辅导、专题讲座、心理大课等教育活动,使她们学会管理和控制情绪,步入平稳顺利的改造进程。
民警李方洲录制心理健康教育课
“面对被害人无助的眼神,我的内心是震惊的,我从未想过会因为自己的一通电话让他们遭受不可逆转的创伤。”因诈骗罪被判刑的五监区罪犯周某某在参加“向你说声对不起”的活动后忏悔道:“在剩余的刑期中,我要用更高的道德水准要求自己,改过自新,用实际行动去洗刷罪行。”
“周某某原本改造态度消极,对自身的犯罪危害认识不足。”五监区民警李方洲介绍说:“监狱启动网络电信诈骗类罪犯道德主体培育项目,我们根据罪犯犯因性需求开展项目,进行针对性矫正,通过心理游戏、讨论分享、情景模拟等方法,教育引导罪犯做讲诚信、懂诚信、守诚信的人,罪犯也更容易接受。”
“诚信缺失是此类罪犯的一个共性问题,引导她们强化诚信观念,自觉养成诚信习惯,对她们的改过向善至关重要。”教育矫治支队民警、
民警王莉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测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莉深有感触:“监狱通过组织开展心理情景剧、心理健康操、心理运动会等活动,不断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六监区、十一监区的法治教育直观生动
“前夫已经一年多没有给孩子生活费了,我该怎么办?”六监区罪犯秦某正通过法律援助工作站进行法律咨询。
“为拓宽罪犯法律咨询通道,监狱与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合作建立南京女子监狱法律援助工作站。”六监区副监区长魏金花介绍说,监区民警定期排摸、整理罪犯各类法律需求,法律援助律师通过视频电话统一进行解答。这样,既解决了罪犯的法律困惑、缓解了改造顾虑,也有利于提高罪犯的法律意识。
“在罪犯的法治教育上,我们围绕法律热点问题,不断丰富教育内容,通过以案说法、拍摄忏悔录、情境表演等形式,依托监狱电视台,把法律知识以身边的鲜活案例呈现出来,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民警邢钧组织罪犯开展法治教育小组讨论
六监区民警邢钧介绍说:“我们把课程中的要点进行提炼,在组织罪犯小组讨论时逐步深化,教育罪犯明白法律保护什么、禁止什么,逐步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
据悉,监狱不断加大法治宣传普及力度,抓好宪法、民法典、社会法等法律课堂,精选《民之法典》《今日说法之二十年法治点滴》等政法类教育视频,开展“4·8司法开放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教育活动,多维度激发罪犯的学法热情,促进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
“没想到监狱为我的女儿寄去了儿童版的法律书籍。”春节前夕,十一监区罪犯宁某在感恩主题分享会上几度落泪,宁某说道:“我因为违反法律而失去自由,让孩子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再不好好学法、踏实改造,怎么对得起警官的良苦用心和苦苦等待的孩子!”
“这是监狱与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共同开展的法治教育共成长帮教活动。”十一监区监区长石小燕介绍说:“宁某夫妻都在服刑,家中10岁的女儿由亲戚抚养。监狱在省法援会的协助下,开展了专题法治宣传活动,选购《青少年宪法学习读本》《青少年法律看图一点通》等多种适合少年儿童的法律书籍,邮寄给这些孩子们学习阅读。这次活动既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了这些孩子违法犯罪与受侵害,也给罪犯的内心带来强烈的触动,激发他们共同学法守法的愿望,形成家庭学法用法良好氛围。”
民警魏金花组织罪犯开展视频法律咨询
“教育改造罪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方法。”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吴晓凤认为:“改造好一个女犯,就是把一个合格的女儿、妻子、母亲交还给社会,足以影响到一个家庭三代人。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把罪犯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