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京市司法局全面履行『一个统筹、四大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履职尽责。
注重统筹协调 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
法治建设统筹能力进一步增强
出台法治南京建设规划、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起草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定法治督察工作办法,建立法治观察员制度,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组织开展法治为民实事项目,12个基层治理法治化工作典型入选省级示范。
行政立法质量效率进一步提升
坚持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完成9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制定。所有立法项目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意见采纳情况,组织专家论证会、协调会、听证会60余场。
执法协调监督工作进一步规范
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市级涉及50项证明事项。推动实现“有温度的执法”,制定涉企免罚轻罚事项557条。严格行政执法资格管理,审核723个行政执法主体,组织执法人员资格考试2300人次。
指导街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行“三项制度”,规范处罚文书,11个区通过第一批街镇赋权清单。
复议应诉工作效能进一步显现
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全面实现行政复议事权向市区两级政府集中转移。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通报制度。在江宁区建立府院联动站点,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主动担当作为 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党委政府智囊作用
高效开展前置审核,审查375个政策文件,参与市政府130个议题审议,提供700多条意见。深度处置法律事务,审查政府合同50件,接受委派255次,出具意见190次。
加强疫情防控法治服务保障
出台《常态化疫情防控重点领域法治保障工作八项措施》,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保障措施。对17件疫情防控政策文件提供高效法治审查,出具审查建议30余条。
组织法律顾问对南京禄口机场地区联防联控工作方案进行研讨,提供依法防控意见。分析重点领域风险,研究应对措施,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帮扶企业纾困解难
印发《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工作十条便民惠企措施》,深化法律服务举措。组织律师服务团实地走访企业,收集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帮助企业化解风险、解决问题。
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申办公证事项建立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出证,公证机构办理涉企类公证3500余件。在12348热线平台开辟企业服务专线,解答企业法律咨询。
立足司法为民 不断满足群众法律需求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提档升级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扩展至8个服务窗口,对符合条件的15类法律援助事项实行容缺受理,援助对象经济困难审查标准调到“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月最低工资标准”。
推动“三台融合”,12348热线与12345政务热线实行双号并行。打造法律服务产业园区,积极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建立律师与商会对接机制。
延伸服务触角,增设服务站点,在江宁监狱、大连山强制隔离戒毒所新设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行政诉讼法律援助试点,遴选30名律师组成行政诉讼援助团。
各公证机构探索“智慧公证”系统,深化便民措施,2021年办证量同比增长12%。
为民办实事成效进一步凸显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完成司法行政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
2021年,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万余件,其中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5998件,受援人满意率达99%以上,获赠锦旗45面。
12348法律服务热线接听量近10万人次,公证摇号保障商品房销售4.2万余套,律师代理各类诉讼15.3万余件,各公证机构办理各类公证17万余件,司法鉴定机构出具司法鉴定文书1.8万余份。
普法宣传教育举措进一步务实
编制全市“八五”普法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年度履职评议工作。组织市管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6场、领导干部线上旁听法庭庭审2场。
积极打造法治文化品牌,围绕民法典、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8期“金陵法治惠民大讲堂”,吸引近200万人次收看。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专项督查、制发培训读本,1.5万名“法律明白人”被配备至全市网格,组织各类法治讲座9800余场。
聚焦风险防范 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打造公调对接升级版,向警务服务工作站、村(社区)警务室等基层站点延伸,派驻专职人民调解员600余名。深化诉调对接、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在刑事和解方面探索检调对接工作机制。
健全家事纠纷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在村居设立400余家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加强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设立223家个人调解工作室。
扎实做好特殊人群管控
深入贯彻社区矫正法,强化工作举措,突出抓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管控。健全组织机构建设,实现市区街镇三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
抓好基础保障工作,抽调戒毒民警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将社区矫正业务纳入市政法协同应用平台。以创建“智慧矫正中心”为抓手,促进配套设施提档升级。
推进人民参与法治建设
进一步完善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机制,市人民监督员对检察院公开听证、公开审查等办案活动开展监督269次,履职707人次。
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法,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目前,全市共有人民陪审员2272名。
发挥“立法民意直通车”作用,促使群众有序参与立法,征集有效意见建议144条。
下一步,南京市司法局将进一步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围绕『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统筹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