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宿迁速办”是什么样的体验?!
2021-11-01 10:33:00
10月21日,宿迁市民刘女士接到025-83624XXX开头的电话,对方对她进行了法治建设满意度调查。刘女士开心地回复了7个问题,表示“十分满意”,她笑称自己一不小心成为法治宿迁建设的“代言人”。

近年来,宿迁市以“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为目标,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抓手,着力建设阳光型、服务型、惠民型、责任型、诚信型、数字型政府。2019年以来,宿迁市法治建设满意度连续排名前列,谱写出新时代法治建设“春到上塘”新传奇。

“政务晒太阳”,群众心敞亮

在宿迁市有一个特殊现象,市政法委、市司法局等大院机关,都没有围墙,停车位、单位厕所、绿地等各类设施均对外开放,与市民“共享”。拆掉围墙,补足服务,宿迁市机关单位庭院已基本全面开放。开放的不仅是大院,更是一种理政的心态,让政务“晒太阳”,让群众心敞亮。

△立法项目评估论证会
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阳光型”政府,开门立法,开门决策。宿迁探索建立市政府基层立法与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行政立法咨询专家库,与市政府法律顾问共同组成行政立法及行政决策“智囊团”,出台《邀请市民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工作制度》,编制《26个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汇编》。
开展“我给市长捎句话”“直通书记市长”系列活动,感知群众诉求、接受群众监督。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政务客户端等途径依法公开政务信息,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2020年,全市共办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案件达1062件。

“宿迁速办”,办事、惠民跑出“加速度”
“身份证、营业执照都没带,没想到工作人员通过超级管理员登录授权就能直接看到我的信息,现场就办好了业务,真是太让我意外了,为宿迁的便民服务点赞!”在宿迁市政务服务中心,一位市民一样材料都没带,仅用两分钟就办好了商铺招牌。这位市民体验到的“宿迁速办”,如今已成为宿迁的金字招牌,而这得益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近年来,宿迁深化“放管服”改革,使“立即就办、立等可取”成为常态,梳理六大类权力1400余项事项清单,制定“即办事项”清单137项,创下多个第一:
审批事项流程优化度全省第一;
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招标投标等多项指标全省第一;
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集成领跑全国;
……

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惠民型”政府,宿迁市创新探索法律扶贫新模式,建立健全“法律服务队+扶贫专干(员)”帮扶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法治贡献。2020年底,全市低收入人口和省定经济薄弱村脱贫率实现100%,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信用名城”,让城市更美好

走在宿迁街头,干净的道路,有序的交通,行人不闯红灯、司机斑马线礼让行人,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宜居之城带来的幸福感,而这离不开“责任型”和“诚信型”政府的建设。
宿迁市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清单之外无权力”要求,依法界定权力边界。实现市县乡三级“一支队伍管执法”,构建了市、县、乡三级“671”综合行政执法体系。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出台《宿迁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宿迁市通过政务诚信建设带动信用建设整体发展,发布全国首部由设区市制定的综合性社会信用法规《宿迁市社会信用条例》。

创新“信用承诺简化审批”改革,实现市级403项行政许可“信用承诺+容缺办理”全覆盖,在全省推广。
创新“宿易贷”信用融资服务模式,探索“信用承诺+契约”管理,目前已拓展到沿街商铺管理、餐饮行业管理、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建筑管理等11个领域,推动各社会主体由被动管理向自我约束转变,分别获得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和信用承诺示范样本,诚实守信、人人受益的信用环境逐步形成。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数字型”政府。全市政务服务领域在全国率先实行超级管理员制,开设市长账号,建立超级管理员工作室,宿迁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监测90%指标全省领先,事项办理时限压缩比全省第一。探索“互联网+”监管执法,开展“全省执法监督平台”试点运用,形成纪检、司法、内控、专家、群众五大监督联动网络。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