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讨论热烈的立法民意征集会在苏州姑苏小巷里召开。
原来,这是苏州市姑苏区双塔街道司法所的“子城号”立法民意直通车开进了二郎巷社区,向群众征集对《江苏省公共交通治安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法律怎么规定,我了解得不多。只是常年开网约车,路上各种突发状况倒见过不少,没想到会被邀请来参加法律怎么制定的讨论。把公交车、网约车司机代表和群众代表聚到一起,和社区法律顾问、姑苏区人大代表共同探讨对“条例”内容的看法和建议,让立法这项看似“高端专业”的工作更“接地气”。——网约车司机代表张先生
为了让民意征集不“走过场”,双塔街道司法所在意见征集前期做了大量工作,邀请社区法律顾问详细解读立法背景、基本条款,把“法言法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又以“条例”为蓝本编排成交通安全手偶剧故事,提高群众知晓度。
此外,他们还统一制作发放立法民意征集卡、反馈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立法民意直通车上到底载着什么?这辆车上载着基层群众的建议。这辆车开到哪里?向上直通立法机关。这才是真正原汁原味地汇集群众意见。——二郎巷社区党委书记陈怡
拓宽渠道
“我几天前就看到了,就贴在小区的社区公告栏上。我每天锻炼都经过那里。”
在《苏州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修订)》意见征求座谈会上,当被问及是从哪里得知该“条例”正在征求意见的时候,家住附近的潘海莉说。
作为苏州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虎丘街道在先行先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工作模式:坚持提前一周给联络员送上法律草案和情况说明,线下由社区通过张贴公告、上门联系等方式,提前公示、通知居民群众,并针对居民群众和业务相关人员两类群体召开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及时跟进建议的采纳情况并向群众反馈宣传。
就是要打破立法的神秘感,营造家门口立法的氛围,没有门槛限制,大家都可以参与。一个个不同的声音,最终汇聚成民意的呼喊。——苏州市姑苏区司法局法制处处长刘杰
除此之外,虎丘街道还创新民意征集模式,全面优化“指尖”征集,依托“智慧虎丘”微信公众号,打造“互联网+民意”小程序——“虎小意”。
“虎小意”小程序设置了“立法民意征集站”“立法征集说明站”“立法新闻站”三大功能分区,通过展示当前征集意见的法律法规、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和推送主要立法信息等功能推进民意民智高效汇聚。
居民群众动动指尖,就可将最真实的想法和建议送到立法机关和专家学者的案头。
各方参与
为了进一步推进立法民意征集落地落实,立法民意咨询库应运而生,虎丘街道法律顾问、江苏智择律师事务所律师喻锋就是咨询库成员之一。
不论是专业人“抠法条”,还是关注法律实施的实际效果,只有两种声音相互交融,最终才成就立法建议的科学性。——喻锋
在《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修订草案)》开展意见征询工作时,喻锋既是立法建议收集者,也是立法解说员。每次座谈会上,她都鼓励中小企业家畅所欲言。
“条例”第六章增加了新的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服务措施,确实是苏州中小企业的福音,同时,也希望政府各部门及服务机关在相关惠企政策、服务事项落实时,能进一步到位,便捷于企业。——苏州某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张女士
今年以来,江苏省司法厅精心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车”,着力提升公众参与广泛性与代表性,推动立法工作科学化、民主化,不断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取得良好效果。
在《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修订草案)》《江苏省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治安管理条例(草案)》意见建议征集中,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共通过“立法民意直通车”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专家咨询会300余次,实地走访中小企业、交通行业相关单位1500余家,收集意见建议2000余条。
各地还通过“立法民意直通车”强化设区市立法和规范性文件意见建议征集工作,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146条,不少建议被党委政府决策或规范性文件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