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不打烊”!居民身边的“灭火专家”
2021-08-23 10:15:00
“昨天刚劝走的装修队,今天又来了。”

“疫情了,小区装了门禁,却没给自己门禁卡。”

“刚‘入职’的工作又‘停工’了,工资、房租怎么办?”

……

正在南京疫情防控一线的南京市玄武区人民调解员们,时常会收到居民的“诉苦”电话。虽然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他们依然在脱下防护服的第一时间,立刻“登门拜访”、为民解忧。



装修队“阳奉阴违”?锲而不舍劝停工

“小李啊,昨天那个装修队又来了,你快来管管!”

“好的,好的,马上来!”

戴上口罩和手套、别上红袖章,夹上一本笔记本,玄武门司法所所长李德营再次出马、上门调解。

只要居民有投诉,李德营无论刮风下雨,都会穿过大街小巷、一层层地爬楼为居民解决问题。对李德营来说,事无大小,居民的事就是他的事。

8月6日,李德营接到了来自天山路社区某小区的投诉。原因是楼上的装修队在疫情期间并没有按照规定停工,而是以工期快结束为由,继续进出小区施工。

李德营第一时间打电话和业主沟通,业主却以“装修工人健康码均为绿码、他们提供的核酸检测报告均为阴性”为由,想继续施工。

李德营:“现在南京市有明确的规定,所有小区都要实施严格管控。全区中高风险地区足不出户,低风险地区严格限制出入。装修队工人的行程没办法确保,为了小区其他居民的健康,还是要暂停装修进度。”

没想到业主表面同意,实际上阳奉阴违。第二天,装修队依然偷偷入场干活。得知装修队还在工作,李德营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再次来到这家。

李德营:“不是希望你停工,而是要求你停工!请你顾全大局!”

见到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李德营立刻让装修队停工,并与业主和装修队的老板联系。

等二人来到现场,李德营再次强调了疫情防控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告诉他们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为了小区内其他业主的健康安危,装修队必须马上停止施工。

最终,业主和装修公司的老板被李德营“锲而不舍、追究到底”的精神打动了,并且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暂停了所有的工程,撤走了全部的装修队伍,用行动支持街道防疫抗疫。

“锲而不舍“是李德营多年调解工作的座右铭。不把居民的问题解决,绝不放弃。

一通通电话、一级级楼梯、一次次敲门、一遍遍劝解,李德营用自己的双脚走街串巷、用自己的努力为民解忧。无论疫情还是平常,他都是居民心中的“定心丸”,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

刚就业就“失业”,温情调解促言和



疫情让很多行业暂时“打烊”,尤其一些餐饮行业受到影响,老板纷纷选择“停业”来应对疫情。这对刚入职没多久的厨师小刘来说很是烦恼。

为了上班方便,小刘在附近租了房子。饭店歇业了,工资没了着落,房租还要继续交。这让小刘有点吃不消,他想结算工资,另谋出路。可饭店老板觉得,小刘刚工作没多久就要结工资,还是在歇业这个困难的时候,心里也很不愿意。

双方谈不拢,小刘想到了求助街道。接待他的是玄武湖街道有名的“说客”——人民调解员俞洪平。

俞洪平:“来,小刘,有什么事情咱们坐下来好好说!”

俞洪平听了小刘的一通“诉苦”,立刻联系了饭店老板进行沟通,他以情劝说:“饭店不知道什么时候继续开业,小伙子一个人,又要付房租又要生活,在南京也不容易,我们还是要体谅人家。”

俞洪平“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说服,打动了饭店老板。因为小刘只工作了十来天,老板付了他3000元工资,还额外为他缴纳了一个月的房租。

“饭店老板也是好心肠,看到小孩年纪不大,心里也是不忍心的。”在俞洪平的温情化解下,双方握手言和。饭店老板还表示,小刘以后想回来继续工作,随时欢迎他。


怒气冲冲来,握手言和回。俞洪平春风化雨般调解纠纷,用温情打动居民,让和谐重归邻里。

四两拨千斤,巧解“撞门”纠纷

“我们以前都没有物业费的,你们也没做什么,凭什么要收物业费?”

“现在突然搞个门禁卡,我们家里都是老人,怎么一个都不知道?”

“我急着回家照顾老人,你们还不肯开门,换你你不急吗?”



“大家都冷静冷静,我们坐下来慢慢说!”

随身带一把扇子,为伤了和气的居民扇扇风,成了新街口司法所人民调解员刘建华的“标配”。

“夏天天热,大家心中难免会有气,都是天气的错。”刘建华四两拨千斤,轻描淡写地就把“锅”扣在了天气的头上。

原来,沙塘园社区是一个老小区,物业入驻还没满两年。很多居民,一方面不满意物业的工作,另一方面不习惯多年不收费的小区,现在竟然要交物业费。

疫情期间,小区防护升级。物业给小区门禁进行了升级,居民进出需要“门禁卡”。可是,物业并没有给“没交物业费”的居民发放门禁卡。

贾阿姨每天都要来沙塘园社区,照顾年迈的父母。结果,没卡的她被拦在了小区门口。多番喊人却不得而入的贾阿姨,一时生气,用自行车撞开了小区大门。

“都觉得自己占理”的贾阿姨和物业负责人坐在了刘建华的面前。

“你们看看多大点事,还值得生这么大气啊?这么热的天,当心气坏身子!”刘建华先劝大家消消气,为双方都找了“下台阶”的理由。

刘建华:“贾阿姨她就是心里急,加上天气太热,就冲动了。她撞了门肯定不对,但好在也没损坏,就不要赔偿了。物业毕竟做了不少事情,居民住在小区里还是享受了服务的。请贾阿姨补交400元物业费吧。”

贾阿姨:“对对对,我就是担心爸妈,喊人又没人理,冲动了。这个物业费我们能接受。”

刘建华:“按照规定,物业费是不可以和门禁之类挂钩的,你们这种操作是不对的。你们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居民,为大家都办理门禁卡。物业费的协调需要你们和居民共同商议,而不能把“进出大门”作为要挟。”

物业:“我们立刻整改!”

一场“撞门”风波,就在刘建华的“四两拨千斤”下迎刃而解,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复。沙塘园社区又重归了往日的平静。

过去,每当小区出现这种“冒火”的苗头,刘建华总是第一时间冲到现场,立刻用“灭火器”扑灭居民心中的“火苗”,让纠纷化解在基层。

只要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就没有调解不了的事。这是每个人民调解员的初心,也是他们工作的动力。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