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翟晓鸣:她把人民满意的好样子刻在百姓心中
2021-05-21 10:52:00
    近日,江苏省司法厅举行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团6名同志从不同岗位、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忠诚履职,坚守法治为民担当,忘我奉献的先进事迹。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她把人民满意的好样子刻在百姓心中 
——原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副局长 翟晓鸣
报告人: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干部 朱梦佳
我是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工作人员朱梦佳,也是翟晓鸣副局长生前的部下。翟局去世后,我们无锡市司法局、滨湖区委宣传部、组织部、政法委,专门发起向翟晓鸣同志学习的活动。
大家忆翟局、赞翟局、学翟局,充满了对她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我们既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同事、好领导、好大姐感到无比悲痛,也为身边拥有这样一位拼搏进取、为民实干的典型感到自豪。
今天,我带着滨湖 51 万人民的心声,向大家汇报翟局心系百姓,坚守法治,坚持人民满意的感人事迹。
滨湖是吴歌的发源地、中心地之一,已有3200多年的历史。一首“太湖蠡湖水天堂,锡山惠山好风光,吴歌大家天天唱,无锡真是个好地方!”的歌谣,传唱至今。
去年 10 月 15 日,“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滨湖区《民法典》宣传进园区活动,在胡埭镇人民公园广场上演。尽管工作很忙,但连日奔波劳累的翟局还是赶来。
她说:“法治吴歌已成为胡埭法治宣传的名片,等忙完这阵,筹划法治吴歌节,不用高大上,邻里乡亲都来参加。把法律知识用吴歌唱出来,群众听得懂、记得住。” 
事实上,紧扣太湖地域特征,挖掘吴地传统资源,筹划以生态环境等为主题的法治文化创作,她在此下足了功夫。
翟局分管普法后,组织开展了 110 余场法治宣传活动,场场都有她的身影。她着眼打造“法润滨湖”品牌,将法治文化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联合当地热衷普法的吴歌爱好者,组织创作了“劳动法是保护神”等 80 余首贴近百姓、关注民生的法治新吴歌,以说唱形式巡演,受到百姓的点赞。
这些年,无论职务、岗位如何转换,她始终保持着激情似火的干劲、争创一流的标准、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她的努力下,滨湖区司法局先后捧回江苏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法润江苏”系列专项行动先进集体等奖牌。她参与筹建的滨湖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被评为第六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翟局对事业无限忠诚
她干工作总是充满激情,总有那么一股要干就干到最好的锐气和冲劲。在她看来,没有干不好的工作,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2019 年底,她主动请缨筹建滨湖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区块链服务中心。
她认为:“两诉中心建设事关群众利益,必须坚持群众满意,把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为早日完成这个惠民实事项目,她带领科室同志全身心投入筹建工作。
回忆筹建起步时的窘境,她 “急得嘴上起泡”。那段时间,她起早贪黑,多地考察,一路上拍下 160 多张图片,从建材用料到房间设置,每张照片背后,她都写下文字说明,办公室成了她的家。
她将人民满意、法治惠民的理念融入实践,先后 70 多次修改设计图纸和方案,甚至细化到每个房间插座的位置。
我不解地问:“翟局,为什么你对每个房间的插座还那么讲究?” 
她认真地对我说:“小朱,你可别小看这个插座的位置,这事关百姓的便利。我们要将中心打造成为民服务的优秀窗口、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群众认可的知名品牌。” 
为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有着“大姐风范”的翟局每天早上第一个赶到施工现场,工作至深夜已成常态。

翟局对百姓无比关爱
她为人坦诚,心系百姓,无论什么时候,她都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把方便留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让群众满意是她最重要的工作。
翟局的办公桌上有本《备忘录》,里面这样写着:“两诉中心”墙上悬挂的内容要让百姓看懂;“无人律所”放在法援中心,方便群众咨询;筹划“民法典宣传进万家”系列活动,要抽时间去社区了解一下…… 
事无巨细记录着翟局未尽的心愿,记录着她对百姓的深情和工作的牵挂。
在滨湖打工的陈华深有感触。2018 年 12 月 12 日晚,陈华在工作时不慎摔伤,花去近 15 万元的医疗费用,多次向单位提出索赔均遭到拒绝。
陈华伤残无法打工,妻子失明,全家每月仅靠低保生活。陈华求助无门,欲哭无泪,无奈之下,他找到翟局,疲惫的双眸中饱含着泪珠。
弄清原由,翟局耐心劝导。随后,按规定帮他申请法律援助,指派律师办理此案,并参加庭审旁听。最终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她常说:“法律援助是惠民工程,更是保障百姓幸福感的良心工程。对待人民群众的合法诉求,我们要尽 100%的努力。”在她心中,群众的份量永远最重!

翟局对工作极端负责
她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她认为:对工作负责,就是要坚持人民满意,自觉担当起工作的责任。
她带病坚持工作,去年国庆 8 天假期,她只休息了一天。10 月 4 日早上 8 点,我发现中心大门开着,怀疑昨晚忘了锁门,走进一看,她正在里面调整花盆位置。
“中心环境好,群众心情就会舒畅。”她边挪边说:“要让百姓感受人性化服务,还是现在放的位置比较妥。”
在同事心中,翟局似乎从未离去。她对工作的态度,对同事、对群众的感情,已融入骨髓。
我永远记得:为解决调解室沙发垫滑落的问题,她特地上街购买针线,半跪着,用手抹平垫片,将 6 个沙发、18 个沙发帘一一缝上。
我永远记得:去年 8 月 29 日,我与三名女同事陪她加班至凌晨一点,她执意将我们挨个送回家中,等她回家在群里报平安时,已是凌晨两点。
我永远记得:去年 11 月 10 日下午,躺在病床上的她仍牵挂着“两诉中心”人员的招聘,她在电话里再三嘱咐:“一定要选聘懂法、心细、脾气好的人,让群众办事舒心、百姓满意!” 
可谁也不曾想到,“让百姓满意!”这竟成了她临终的遗言。
如今,打开“两诉中心”微信群,我们仍保留着翟局的留言:“不要来看我!不要影响工作!不要让群众白跑!” 
如今,打开她与儿子的微信对话,她说:“妈妈发烧了,39 度 6。妈妈要休息了......” 
此时此刻,翟局的为民情怀和担当本色就像一道强烈的冲击波在我的心底碰撞。
我时常叩问自己,为什么我们的泪水如此难抑?为什么我们心灵如此震撼?为什么我们的怀念如此绵长?那是因为我们至今都无法接受她离开的事实,她才 45 岁啊!
长歌当哭,满船哀唱。“牢记初心使命,坚守人民立场,时刻把为民的责任扛肩上……” 
这首由群众自编传唱的“法治吴歌”,如今,在我们水乡吴地上空回响。

翟局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把人民满意的好样子刻在百姓心中”的精神坐标,她坚守初心、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创新实干的崇高品质,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司法行政面向现代化高质量的发展目标拼搏进取、奋勇前行。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