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盐城市大丰区司法局法治督查科科长。
他从事法治建设18年,先后多次获得省、市法治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入选江苏省司法厅“456人才工程”立法类备案审查专家,荣获2020年度大丰区“五一”劳动奖章。
“作为政府法律顾问,我的工作不是简单说一句‘行不行’,而是如何发挥法治作用,下好‘一盘棋’,如何把百姓放在心上,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盐城市大丰区司法局法治督查科科长徐荣认为。
走进徐荣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等身垒起的审核资料,这是2020年徐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交出的“成绩单”:审核区委文件83件、区政府文件317件、政府合同26份、重大项目决策30项。法治路上写荣光。徐荣坚守法治,矢志为民,创新探索,不辱使命,绘制“法治大丰”路线图,政府各项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率达100%,实现了法治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双向增效的目标。
——盐城市大丰区司法局局长朱梅芳“硬核”标准激扬法治人生。徐荣承办的区政府“信息公开法定化与审查基准制度”项目被评为市级法治政府建设优秀示范项目,2020年,大丰区司法局捧回“全省合法性审查先进集体”奖牌,这是盐城市在此次表彰中唯一获奖集体。
防范风险 法治护航
当好法律顾问,要会救火,更要会防火。优秀的法律顾问和好医生一样,要精于发现“未萌之疾”,而不是等着救“已成之患”。
“没有徐科长,这个大项目谈不下来。”草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沈韶霞至今提起徐荣,仍会竖起拇指。2018年,大丰全区各重大项目推进如火如荼,唯独草堰镇的一个重大旅游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合作双方在土地使用方式和期限上存在较大分歧,项目洽谈陷入僵局。深知项目成败对于全区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重大意义的沈韶霞顶着压力,计划再次赴苏州昆山拜访客商。临行前,徐荣主动找到沈韶霞,要求随同前往。手中有粮心不慌,徐荣沿途的镇定自若让沈韶霞倍感疑惑。在与客商及其律师洽谈过程中,沈韶霞才明白,徐荣来前做足了功课,无论是行政法理的准确性还是以往案例的说服力,都让客商无可挑剔。通过徐荣的讲解,大丰法治营商环境的现状一目了然,双方在融洽气氛中妥善处置了分歧,现场拟定并审核通过投资协议,最终促成项目落地建成,该旅游项目在2018年国庆黄金周前开放,成为全区旅游新亮点。发挥法治的“助推器”作用。不管是重大行政决策,还是规范性文件审核,徐荣都把风险防范做在前面,确保项目安全实施。2017年,徐荣在审核几份政府合同时发现,合同格式不规范、标的内容不完整、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是此类政府文件的主要通病,他立即协调组织对近三年来全区4000多份政府合同进行再审核。通过重新审核比对文件、问计专家、总结经验的过程,徐荣草拟形成了36大项、123小项、覆盖112个具体事项的《政府合同审查指引》,从不同阶段对政府合同主体要件、形式要件、实体要件和审查结果予以规范,有效保障了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妥善防范行政合同纠纷和风险。此项工作被省司法厅面向全省推广,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明确了政府合同系列审查标准,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制度供给贡献了大丰行政合同管理经验和智慧,该项目也荣获“2018-2020年度全省法治建设创新奖”。徐荣在法治大丰建设中的探索服务足迹不断延伸、内涵不断扩容,三年来主动为旧城改造、招商引资、经济建设等重点项目提供法律审核,累计避免损失达8000余万元,成为大丰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护航员。
公道办事 复议为民
徐荣以法律为准绳,把群众放心上,公道办事,是法治工作者的表率。 徐荣从事行政复议应诉工作10多年来,累计办理459件行政复议案件、代理区政府行政诉讼案件267件、指导行政执法部门办理重大复杂案件超500余件,均无一错案。2020年,他负责应诉的一起行政许可案件入选第八期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定分止争,案结事了”,是徐荣从事复议工作的原则,10多年来,徐荣先后为100余名职工解决了工伤补偿,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2019年春节前夕,徐荣收到一起关于经济补偿款的复议申请,经调查发现,该申请职工来自农村,家属无生活来源,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涉案企业为节约成本一直未缴纳工伤保险,这笔经济补偿款成为这家人维持生活的重要支柱。为更好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徐荣邀请复核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根据是否构成工伤分别计算可能获得或需要支付的补偿数额,选取对申请职工最为有利的方案。经调解,双方终于就经济补偿事宜达成一致,签订和解协议,当事人也主动撤回了行政复议申请。“群众利益无小事,法律执行需要力度,也需要温度。”近年来,徐荣通过畅通复议渠道、强化复议调解、加强复议审理等一系列举措,让行政复议为民便民原则在每一个案件中真切体现,2019年,徐荣所在科室获得“全省行政复议先进集体”表彰。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徐荣认为,依法行政质量直接体现着全面依法治区的成效,他为此倾注精力。改革的时机从先行先试中捕捉。面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块“硬骨头”,徐荣在没有借鉴模式的条件下,从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着手,研究制订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相关举措的可行性,参与起草了大丰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方案,在全省率先推行“三三”制审批机制,在他的协调下,该方案得到省编办认可,大丰区成为国家级改革试点。创新的灵感来源于全身投入一线工作。面对城市管理制度改革这个“老大难”,徐荣选择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中存在的违建执法主体认定、存量违建查处难等问题为突破口,开展调查研究,短短两天考察了周边三个城市城管执法工作,连夜撰写改革方案草案,确保改革工作快速启动。工作的成效在有力落实中显现。数据显示,徐荣主动参与大丰区行政审批制度后续改革,审核梳理区级行政权力10类5000多项,审核“不见面审批(服务)”清单3批1155项,确保改革任务有序完成。依据法律“立改废”和上级权力取消下放情形,组织开展了多轮的行政许可事项和权力事项清理,精简事项达15.6%,行政许可审批承诺件办结时限由平均8.5个工作日压缩到3.5个工作日,减少了59%,实现行政效能大幅度提升。“徐科长是学者型法治工作者,他既注重‘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让我们年轻同志很有收获。”徐荣同科室的同事小汤认为,自己从徐荣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积极主动的奉献精神,更是谋定后动的工作方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徐荣第一时间结束假期,加入大丰区司法局法治审查党员先锋队。紧扣“六稳”“六保”,结合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行动,徐荣闻令而行,坚持效率就是生命,确保有关疫情防控的法治审核事项“事不过夜”,在材料完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全部依法依规当日审结,日事日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徐荣还主动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涉法涉诉问题,及时反馈疫情防控排查出的潜在法律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调研起草了《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三十条建议》,为企业依法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坚守法治,铸就荣光。徐荣在履行法治督察职能,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路上,知责于心、履责于行,矢志为民绘制法治坐标,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硬核担当,交出了一份法治大丰建设的满分答卷。
——盐城市大丰区副局长黄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