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次培训上,有位老师将写信息比作‘烹小鲜’,我觉得特别形象,一道好菜应色、香、味俱佳,好的信息也应做到有声、有色、有滋味。”余婧说。正所谓慢工出细活,想要炒好“信息”这道菜,也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为能及时捕获第一手新鲜原料,她自制表格,分为工作内容、工作时限、阶段性报送情况,每周筛选业务条线工作重点,对阶段性的工作做好持续跟进。
此外,她每天浏览省厅官网采用的信息,坚持每日“三自问”:这篇信息好在哪里?园区有无类似题材?园区报送的类似信息不足在哪里?通过这样的自我反思,积极对标先进补不足,不断提升信息敏感度和写作力。
去年10月至11月,余婧赴苏州市司法局办公室跟班学习。这条求知若渴的“小鱼”仿佛进入了宝贵的“水域”,开足马力投入学习工作中。
在那两个月里,每改完一篇信息,她都仔细标注修改之处,反复钻研推敲,思考修改的原因和妙处。她还专门建立一个文档用以记录领导和前辈们的指导和点拨,确保“常温常新”。
热爱:找寻价值增干劲
身处司法行政信息大队伍,余婧无时无刻不被各地信息员鼓舞着。每早尚未到班,群里已经能收到省厅办公室推送的优秀信息;每晚虽下班已久,各地的信息员同事们还在积极回复约稿、交流信息写作的心得……每天刷着留言,她深感大家对信息工作的深沉热爱,而领导的批示、上级机关的采用更让她认识到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余婧认为:“信息工作能为领导发挥重要的参助作用,而且更富创造性,所以我现在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希望今年能写出更多获得上级关注的信息。”
怀着这样一份热爱,她不再把“写信息”看作是工作任务,而是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在日常看新闻、刷微博的时候,不再一看了之、一笑而过,而是时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同时结合自身生活、工作实际,形成自己的思考,梳理总结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信息写作积累素材,为上级机关了解民情、科学决策发挥参助作用。
实践出真知,时间砺人才。余婧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提升本领,真正从一名司法行政“新兵”成长为“信息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