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你好,李焕英》,勾起了我回忆我家的“李焕英”从工作到生活的种种过往点滴。我家的“李焕英”开始是一名法学院毕业生,毕业后的她成为了一名执业律师。
从小就听她絮叨她光荣的学习史,特别是每当我在学习上偷懒或者考试成绩不太如她意的时刻。她1990年从竞争激烈的江西省高考胜出,顺利进入华东政法学院学习法律,据说还多次获得校奖学金。
我一直吐槽:她在大学时代最大的功劳就是成功地让一个帅哥“收留”了她,这个帅哥就是她老公、我爸。当然,她和我爸大学毕业时为了两个人能够分配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各自做出了不小的牺牲和妥协,克服了当年看来是挺大的现实困难,勇敢和执着让她终于幸福地当了我爸的“新娘”。
小时候,我家“李焕英”总是很忙。虽然为了爱情,她自愿扎根在吴江这个江南鱼米之乡,但身处基层的她不甘心浪费自己的专业,工作一直很认真,经常奔波办案,加班或出差是常有的事,美其名曰是为了积攒“小菜钱”和家庭教育基金。
儿时的周末于我是有点“心理阴影”的,经常忐忑,因为提前计划好的周末家庭活动,常常会因为她接到客户的某通电话而被果断取消,留下满脸失望的我。幸亏我爸一向体谅他老婆、心疼我,只要妈妈周末临时“爽约”,老爸都会耐心地陪着我。
妈妈不出差的日子,每天都会在睡前陪我一会儿。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是给我讲睡前故事,我上小学了是睡前亲子谈心,等我上初中之后,“青春期”碰上“更年期”,我俩就经常话不投机,为此她曾经很抓狂。
记得从我读小学起,妈妈就经常挤出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吴江区妇儿维权公益工作,参加家事纠纷调解,尽力化解家事矛盾。有人认为她不务正业,她说她的职业理想是:“一手做专业,一手做公益,做一名有温度的律师。”
妈妈不出差的日子,每天都会在睡前陪我一会儿。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是给我讲睡前故事,我上小学了是睡前亲子谈心,等我上初中之后,“青春期”碰上“更年期”,我俩就经常话不投机,为此她曾经很抓狂。
记得从我读小学起,妈妈就经常挤出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吴江区妇儿维权公益工作,参加家事纠纷调解,尽力化解家事矛盾。有人认为她不务正业,她说她的职业理想是:“一手做专业,一手做公益,做一名有温度的律师。”
曾听妈妈讲过一个案例:有一位阿姨自己是全职太太,老公开了一个小厂,日子一开始过得还算美满滋润,但后来老公每天晚上出去打牌,一输钱就乱喝酒,喝醉了就打她,头几年每次酒醒了还都表示悔过,她念着孩子还小,每次都给予原谅,被家暴之事自然就不了了之。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妈妈践行了 “做一名有温度的律师”的初心。
生活中的妈妈,只要在家的时候,她也和其他父母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家人。更多时候,我们全家会一起读诗、交谈、旅行,去感受风景,去放松心情,这时的妈妈会将心里的温暖传递给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