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化产品来说,图案、样式获取便利、仿冒难度低、“盗版”侵权易、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
通过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产业园等方式,实现省级以上园区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在亚欧非美4大洲建立16个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形成覆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网络格局,积极打造法律服务产品,创新构建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机制,江苏创新实施法律服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着力提升双循环效率和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贴身”服务企业
今年6月,宿迁电商产业园泽众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松接到法院判决,终于长吁一口气:“企业行稳致远真少不了法律保驾护航。”
该公司在京东商城经营4个店铺,销售额上亿。可去年,一款热销榨汁机涉嫌侵犯专利权,面临巨额赔偿。园区法律服务中心上门法治体检时,了解到企业这一烦恼。
中心常驻律师刘倩认真研判案情、收集证据,向法院提出泽众公司能够提供产品合法来源、未造成较大损失等有力抗辩意见,被法院悉数采信,最终判决公司停止侵权,无需赔偿。
这是江苏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积极发挥作用的有力例证。去年以来,江苏省司法厅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进驻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在176个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建立法律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维护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
“‘法律服务不出园’,不仅提升企业获取法律服务的便捷度,也有利于法律服务需求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打通堵点疏经活络,服务保障更加有力。”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连云区法律服务中心于文峰说道。
在这里,所有入驻自贸区企业都能享受到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和政策保障,企业家们亲切地称为“法律管家服务”。
疫情期间,区内不少企业因合同纠纷经营陷入困境,“法律管家服务”及时介入,随时提供线上线下服务方式,根据企业情况量身定制法律解决方案。
“管家建议启动非诉化解程序,通过公证、调解、仲裁等方式化解商事纠纷,解决周期短、成本低,帮助我们快速挽回200万元的经济损失,最艰难的时候挺了我们一把。”中循能源(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节军说道。
据了解,全省园区法律服务中心及时研判风险、主动靠前服务,整合律师、公证、调解、司法鉴定等资源,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开展法治体检、组织法治宣传等活动,一年来,累计对接省级重大项目220个,提供法律建议1044次,为5万余家规上企业开展法治体检。
助企业“走出去”
江苏是开放大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交汇点,江苏已累计对外投资7691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791.5亿美元,业务覆盖了沿线50个国家。伴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法律政策相异、宗教习俗有别等“水土不服”问题日益增多。
“如果在异国他乡能有‘娘家人’提供贴身法律服务就好了!”
面对企业呼声,2017年,江苏省司法厅联合无锡市政府、红豆集团,率先试点建成了江苏驻柬埔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
在法律服务中心里,律师服务、公证、仲裁指引等多种法律服务一应俱全,企业的法律问题可以“一站式”解决。
“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帮助我们解决企业办证、报税和法律方面的难题,并且针对当地复杂的政策,为我们防范风险,保障了企业的利益。”红豆集团总裁助理、法务与合规部部长邓婉秋表示。
近年来,江苏依托“一带一路”国家产业集聚区、海外商会、律所境外分支机构等,积极探索多种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模式,去年在柬埔寨、阿联酋、俄罗斯、巴西、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成并运营7个海外法律服务中心的基础之上,今年在德国、日本、泰国、越南、菲律宾、乌兹别克斯坦、莫桑比克、巴西、新加坡等国家新建9个海外法律服务中心。
自此,江苏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基本形成覆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布点和服务格局。
“相较于传统的律所分支机构,海外法律服务中心的资源集聚更高效、服务供给更丰富、落地建设更灵活、规范执业更安全,同时,江苏律师更了解企业在走出去及对外交往中的风险点,能够提供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法律服务。”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王小清表示。
M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和东南亚某国政府行政命令相冲突,数百万美元的货物无法正常交易。
当地海外法律服务中心临危受命,与政府部门多方协调,寻求在法律框架内的变通解决方案,最终帮助企业取得政府批文,避免了损失,还推动了所在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修订与完善,获得了中资企业和所在国政府的一致好评。
创新构建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机制
推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地方金融条例等地方法规规章6部,备案审查省级经济领域规范性文件27件。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便利度指标体系,研发江苏法治环境指数,建立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推出自贸区法治保障15项举措。
积极筹备运行江苏扬子江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和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高效化解国际货物运输、跨境投资、并购重组等国际商事纠纷。
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市两级破产管理人协会,服务办理破产重组类案件1800余起,调处涉企纠纷4.5万件,助力78家有发展前景困境企业“起死回生”,协助安置职工3万多人,化解不良债权近千亿元。
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表示,下一步,我们要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主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