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省司法厅在盐城市大丰区召开全省司法行政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平安中国建设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副厅长刘保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7年以来,我省司法行政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工作从启动,到推进,再到深化,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特别是近年来,全系统以“两体系三机制”为抓手,深化“五项工程”建设,加快构建依法履职、分工负责、工作联动、相互贯通的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工作格局。工作力量统筹成效明显。全省各级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和工作专班,修订互帮共建民警选派管理规定,制定任务清单。推行“双向挂职”制度,探索在监狱建立实训基地。信息共享水平日益提高。加强监地、政法部门交流协作,依托数据资源开发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省内监所罪犯刑满释放、委托调查评估、社区矫正交付接收、法律文书流转等业务线上办理和留影留痕。中心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加快规范化建设,按照实战要求,进一步明确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分中心建设标准,42个县级社区矫正分中心通过验收并实战化运行。协同攻坚能力逐渐增强。指导监地建立疑难问题会商机制,协同化解刑释安置难题。教育矫正质量全面提升。修订《社区矫正执法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社区矫正对象考核管理办法》。开展社区矫正损害修复“深化提升年”活动,提高精准矫正效果。特别是疫情期间,各地各单位充分发挥一体化运行机制优势,联手应对处置疫情防控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全省社矫安帮条线保持“零感染、零疑似病例、零安全事故”,监狱、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秩序持续安全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会议指出,司法行政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既是践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刑罚执行效能、加强市域社会治理、建设平安法治江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系统要聚焦促进监狱服刑人员和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后续照管对象回归融入社会和再社会化这一目标,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定位,聚力推进工作目标、行刑标准、协同机制、力量支撑“四个高质量”,为建设平安法治江苏,推动江苏率先实现现代化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强调,刑罚执行一体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又要突出关键环节和工作重点。要聚焦“四个高质量”要求,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围绕压实工作责任,制定落实工作职责清单;围绕实现智慧管控,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围绕提升帮教质效,精心打造示范安置基地;围绕强化力量统筹,培育壮大社会帮教队伍;围绕严格规范执法,建立健全工作规范标准;围绕坚持依法治理,着力强化“三难”处置机制。
会议要求,全系统要进一步提升一体化责任主体意识,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高效运转。促进监狱、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后续照管工作的融合协调发展,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采取定期巡查、抽样调查,驻点督查等方式,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测考核。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刑罚执行一体化办公室人员,厅机关和省监狱管理局、省戒毒管理局,各设区市、县(市、区)司法局相关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盐城市大丰区社区矫正中心、南阳社区矫正分中心、损害修复基地和花海阳光就业帮扶基地,盐城、苏州、无锡、盐城大丰、南京栖霞和沭阳等6地司法局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