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有感!法治留住美好乡情
2020-09-25 10:00:00

  

在物质层面已达小康标准的璜土村“不仅要仪态美更要精神美、美的有境界、有追求、有文化 

   全国文明村、中国人居环境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村  

  ——江阴市璜土村党总支书记钱俊贤 

  今天,先来说说 

  几则江阴市乡村里的小故事 

 

  ▲如今的璜土村 

璜土村此前家河污染严重,影响了村民日常使用。村两委干部、村法律顾问、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村民代表发起协商会议,法律顾问全程参会并提出法律意见。
最终,大家达成共识:建设污水泵站排污方式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村每年投入200余万,以“不让一滴生活污水进入家河”为目标全面完成全村86条家河的整治和污分流工作。

  如今,河水已经可以满足村民洗衣洗菜的日常需求了。 

 

  在小桥头村三务公开栏里一张小小的表格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关注。这是一张2019年度小桥头爱心基金会年度收支情况表。小桥头村爱心基金面向村里党员、企业家和村民募集,用于村助残敬老、扶弱助困等公益活动,收支明细全部通过公开栏、村民微信群及时公示。 

  小桥头村所在的行政村璜塘村大到村级工程项目书,小到就餐发票,党务、村务、财务全部公开,让村民监督村委花出去的每分钱,做的每一件事,真正实现“小微权力”阳光化。 

  

璜塘村驻村法律顾问针对集体资产事项开展专门的法律风险梳理,帮助起草、审核重大合同,参与项目谈判,规范村级经济行为。
今年以来,璜塘村法律顾问累计开展风险排查近50次,累计提供法律意见300条。近年来,通过法律途径为村追回集体资产85万余元。 

 

  

“全民阅读是一种文明,全民普法是一种责任”。 

  青阳镇文化体验空间是镇政府与香山书屋联手打造的乡村公益文化空间,集阅读交流、沙龙集会、展览展示、法律服务、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每一位走进来的读者都可以在此免费喝一杯香茗,捧一本图书,还可凭借读后感换取咖啡、甜点。 

 

  每月18日晚,青阳公共法律服务“夜门诊”都会在这里免费为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化解矛盾纠纷,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尊法、学法、用法、守法,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 

  江阴承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和“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双重任务,以乡村治理“十大工程”为核心的《江阴市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方案》获中央批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治乡村建设江阴样本。 

  

——江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芳 

  ———————————————————————————————————————————————————————————————— 

  

出台法治建设高质量和满意度测评标准,纳入年终党建考核,落实四级党建网格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管理机制,引导激励基层党员全面参与法治乡村建设。
 

  实施“1+10+N”党员联户工程。1名党员联户组长,联系10户党员群众,通过“每户记好一本民情日记、每周开展一次群众接待、每月开展一次志愿活动、每季征集一次意见建议”党员联户“四个一”活动。此工程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建章立制护“四权”。对全市90%的《村规民约》《村民公约》《自治章程》进行法制审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制、村民议事制、民主理财制、民主监督制,保障农民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全面管控“微权力”。编制“微权”清单,通过“一栏三屏”,对依法依规应当公开的事项、与村民利益相关的事项、村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事项进行公开,实现“全过程”民主监督。 

  全面落实依法治市工作向乡村延伸,设立社情民意立法收集点,对涉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生态补偿、农村宅基地审批等涉农文件严格进行合法性审查。推进“一所五站点”建设,将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审查等职能赋予司法所。 

  突出综合执法。在全省率先建成“一张清单管权责、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标准管规范、一个网格管治理、一个体系管运行”的综合执法制度体系。镇街综合执法“江阴标准”,获评江苏省依法行政示范项目和省政府法制创新奖。 

  突出法律服务供给。建强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队伍,建立司法行政服务站和“法润民生微信群”,全市实体村(社)法律顾问、律师公益服务全覆盖。创新推出“小郎中”法律夜门诊,研发“小霞客”智能机器人平台。搭建“百律千企”服务平台,助力村级经济依法健康发展。 

  聚焦道德铸魂。培育讲政治、有品德、高素质的现代农民,发挥党员干部、百姓名嘴等群体作用,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 

  厚植法治文化底蕴。深化“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等德法惠民活动,建成8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志愿者服务队等德治组织,将村民共议移风易俗“规矩”纳入村规民约。 

  法治乡村建设 

  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社会系统工程 

  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努力下 

  在下一年的金秋佳节 

  江苏法治乡村建设 

  能迎来更为丰硕的果实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