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本次表彰大会上,江苏省连云港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王帆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1月24日下午,检察机关受表彰全国先进工作者座谈会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亲切接见检察机关受表彰全国先进工作者。
座谈会上,张军围绕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检察领域培养和发掘更多先进模范,发挥“头雁”引领作用提出要求。
这位孩子们心目中的“检察官姐姐”,创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1+7+N”联动留守儿童保护机制,实现留守儿童犯罪和被犯罪率“双下降”。建立“心心点灯”工作室,对涉罪人员子女全方位履行“国家监护”。走进央视,深入青藏贫困一线,为未成年人“守护明天”……
王帆是85后,但年轻干警见到她都习惯喊一声“帆姐”,这个“帆”既是王帆的本名,也有劈波斩浪、扬帆起航的意味。
“目光和善而坚定,双手温暖而有力。”这是工作中王帆对自己的期许。从检十余年,凭借着对检察事业的忠心、对案件的责任心和对未成年人的爱心,她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标兵,担任央视、最高检《守护明天》节目主讲人,被央视聘为《今日说法》节目“公益普法人”,与全国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形象大使李易峰一同直播最高检检察开放日……
戴着放大镜
精心打磨每一起案件
认识王帆的人都说她身上有股子韧劲!这股子韧劲让王帆在办理每一个案件时,都能精准钻研,细抠每一个细节。她说:“不是所有的雨夜都是电闪雷鸣,也不是每个案件都是惊天大案。恰恰是很多看似‘很小’的案件,引发我们更多的深思,要求我们像工匠加工钻石一样,戴着放大镜精心打磨。”
2020年7月28日上午八点半,王帆带着一个皮球去开庭了。这是一起一审法院因直接证据缺乏、间接证据不能形成完整证据链而宣判无罪的幼童死亡案。
2018年10月某日下午,被告人老张在农田里无证驾驶拖拉机帮老王刨地。其间,他看见老王4岁的孙女在附近玩耍,谁知不一会儿,发现孩子已经倒在了拖拉机后方。经鉴定,小孙女符合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肝脏破裂死亡。没有直接目击证人,机器上并未检验出小孙女的生物检材,即便高度怀疑是拖拉机撞击致死,一审法院仍因证据不足导致的因果关系无法证实而判决无罪。这似乎是一个僵局。
死者无言,证据有声。在抗诉审查阶段,王帆和办案团队实地走访案发农田、查验涉案车辆,一遍又一遍的上机模拟操作,引导侦查机关提取涉案旋耕机耙齿与被害人尸检伤痕印证比对,补充证据证实被告人事先已发现隐患。同时自行补充侦查,重新鉴定死因并邀请江苏省检察院专家指导,委托事故专门鉴定机构赴现场检验操作涉案机械,证实被告人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庭审当天,王帆用皮球模拟四岁幼儿的头颅,配合旋耕机耙齿进行现场演示,以证明案发时较柔软的幼儿头骨仅有旋耕机耙齿挤压能致伤,还采用PPT动画模拟机械运行轨迹,证实被告人已意识到被害人离机器较近,具有主观过错。最终,被告人当庭认罪。
如此大费周折还原案情,王帆希望,“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能少一些安全隐患,多一些未雨绸缪。”
近年来,王帆共承办和指导办理涉及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等案件300余件,所办案件无一被判无罪,无一被撤回起诉。
关爱的天空下
一个孩子不能少
前不久,一部以预防教育机构侵害幼童为主题的普法动漫《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走进了连云港市各幼儿园及中小学“检察进校园”的法治课堂。
该普法动漫是以一个真实案例为原型创作的。年仅5岁的小雪,就读于一家学前教育机构。该机构不允许家长入内,要将孩子交给保安带入教室。保安王军利用这样的机会,向小雪伸出了肮脏的“黑手”……王军很快归案。毫无疑问,他将面临法律的严惩,而小雪却因遭受猥亵出现了自闭等异于常人的表现。心理咨询专家综合评估后表示,需要及时心理干预和治疗。
一次600元至800元不等的治疗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倍感压力。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无法实现对小雪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物质损失赔偿也不理想,因为长达多年的心理治疗费用不能在较短的刑事诉讼期限内完全产生。因此,眼前的问题显得有些棘手。
“那几天挺焦虑,没日没夜地研究讨论,好在没白费工夫。”王帆回忆,通过自行补充侦查,检察机关补充了9份证据,帮助小雪一家申请了法律援助律师并依法支持其父母对教育机构提起民事侵权责任诉讼。最终,在刑事诉讼判决前,经过5次调解,被害人及时拿到了精神损害赔偿3.5万元。
案子尘埃落定了,但案件暴露的教育培训机构安全管理隐患问题始终萦绕在王帆的脑海里:“为了孩子,我们要做的还有太多……”
检察院向教育部门发出了检察建议,连云港市教育部门迅速对辖区37所培训机构、14所民办幼儿园进行全面排查。同时,检察机关会同教育部门出台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心理专家评估指引》,建立了检察机关和心理专家提前介入机制,以及精神损害赔偿专家论证机制。
在王帆心里,关爱的天空下一个孩子不能少。她为服刑人员子女建立“心心点灯”工作室,从生活来源到心理健康全方位履行“国家监护”,为他们点亮一盏照亮前行方向的心灯。她提议创立未检工作“1+7+N”联动留守儿童保护机制,以“心心点灯”工作室为引领,联动7家县区检察院“三八红旗工作室”“青年文明号”,会同团委、民政、教育等多个部门,辐射全市留守儿童,形成留守儿童保护合力。
“孩子就像一株株肉肉的幼苗,希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如同多肉植物一般,向阳而生、温暖绽放。”王帆说道。
步履不停 传播法治的种子
“少年们,疫情期间宅在家里,那检察官小姐姐给你们讲几个法治小故事,可好?”今年疫情期间,王帆也没有闲着,由她自编自导自演的《帆姐讲故事》系列法治宣传视频线上开讲,学生们爱看,家长们欢迎。
在青海省海北州巡讲的第2天,王帆住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虽然当地海拔只有3000多米,却是有名的“断氧层”地带,即便是当地人,时常也会感到难受,王帆常常整夜睡不着觉。可当法治课开讲后,她从开始上气不接下气、满脸通红到渐入佳境,丝毫看不出一夜没睡的疲倦。到后来,她仿佛打了鸡血,讲得愈发精彩,和孩子们的互动也非常热烈。
原来,“孩子们的热情是治疗高原反应最好的‘红景天’”。听完课的同学们自发写下近千份感悟心得,“喜欢王帆老师的课”“以后我也要当检察官”等,拉着王帆的手不让离开。
巡讲结束,青海省检察院专程来函,感谢这2000公里外的法治接力。紧接着,连云港市检察院与拉萨市检察院结为共建院,王帆也和西藏的困境儿童卓玛结为姐妹,资助她完成学业,不会说汉语的卓玛爸爸给王帆的每条朋友圈都点赞,以此表达着最淳朴的感谢。
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当选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江苏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江苏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江苏省“我们身边的爱岗敬业好青年”、江苏省最美法治人物……这些荣誉对王帆既是激励,也是鞭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将继续努力,做一名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做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