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丹阳派出所毗邻安徽马鞍山市,一条商业街贯穿两省,人员复杂、流动性强,社会治安状况较为复杂,长期受到“治安难控、案件难破、人员难管”等问题困扰。近年来,丹阳派出所聚焦“服务江宁发展、打造满意警队”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工作目标,做品牌、强基础、铸信念,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有力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赢得了群众好评。
做品牌
一个警务室跨两省
今年2月中旬,疫情形式十分严峻,跨省流动受到严格控制,而每天都要到马鞍山市一侧农贸市场“跨省买菜”的丹阳派出所辖区丹阳社区的居民们,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他们每天只要到苏皖省界疫情防控联合值守点,出具身份证和社区出具的跨省临时证明,经丹阳派出所民警仔细核对身份,测试体温正常后即可登记放行。疫情期间,这样的场景在联合值守点反复出现,因为每天就有近千居民跨省买菜,但联合值守点却井然有序。所长王建自豪地说,“这得益于‘两省一街’警务室的建设,是我所打造跨省警务合作品牌的成效”。
为突破苏皖两省交界处治安管理工作瓶颈,丹阳派出所坚持以服务实战为导向,深入推动“两省一街”警务室建设,与马鞍山市丹阳派出所共同探索实践“联治、联调、联排、联勤、联创”的五联工作法,建立一体化信息沟通、共享平台,定期组织联席会议共商治安之策;坚持联动协作,对跨区域违法犯罪活动,从案件线索协查、异地快速反应、嫌疑人抓捕、证据收集等方面开展联合行动,大大提升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效能。去年9月5日凌晨,该所接到报警,辖区宁阳街一超市被盗,初步盘点涉案价值约40余万元。该所联合兄弟单位迅速成立专案组,并与安徽马鞍山市警方合作开展一场接力追踪,最终在毗邻的马鞍山市博望区一小区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强基础
“四轮+两轮+双腿”梳网清格
丹阳派出所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实有人口2.9万人。该所辖区荒山树林多,马路连着山路,山路连着林间小路,地形复杂。针对特殊的地理形势,该所探索“四轮+两轮+双腿”模式,马路用汽车,山路用摩托,小路用双腿,实现社会面巡防全覆盖。同时,大力推进实施“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工作机制,3名社区民警对接7名社区协管员、13名专职网格员、20名兼职网格员,盘活辖区27个网格资源,全面梳网清格。
丹阳派出所辖区山林较多,一度流动赌档较多,存在“发现难、打击难”的困难。该所优化勤务机制,加强与社区(村)、综治办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开展立体式的日常治安巡逻,对重点部分进行地毯式集中清查,及时发现问题,依法从严查处。去年10月11日,正在巡逻的网格员发现辖区许高村上盖停车场突然出现多辆外地牌照车辆,及时上报派出所。派出所快速摸排,研判出附近山林可能存在流动赌档,与兄弟单位合力制定周密抓捕方案,于当晚成功抓获14名涉赌人员。
结合地处省界山区乡村的实际,丹阳派出所打造了特色治安宣传模式,大力推广流动广播队和流动放映队。白天,在巡逻车上安装上小喇叭“变身”广播队,走街串村,边巡逻边播放安防信息、反诈知识;晚上,巡逻车带上放映设备又“变身”放映队,到各个村“巡影”,播放反诈宣传片、民法典宣传片等,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意识、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群众拍手叫好。
铸信念
创建“最强党支部”
一个奋进的团队,离不开坚定的信念。丹阳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将“最强党支部”创建活动作为党建工作重要抓手,摸索出一条“请进来,走出去”的路子,聘请地方高校教授到派出所讲党课、讲理论,开拓视野,提升理论层次;与先进党支部结对子,共鉴经验,共建支部,全面激发党建新活力。
“最强党支部”创建以培育出最优秀的党员、民警为目标。扎根基层十年如一日的丹阳派出所副所长程继军,转业10年来,以“老黄牛”精神完成每一项工作,用心经营社区警务品牌“社区里的110,家门口的派出所”。他获悉辖区村民胡某老伴因病去世,儿子和儿媳又因犯罪被判刑,生活无依无靠,多次前往社区沟通帮助老胡解决生活困难,两年来一直对他进行悉心帮助。因工作成绩优异,程继军获得江宁公安分局优秀社区民警称号。仅有12名民警的丹阳派出所,今年先后有10名民警受到上级公安机关表彰。
在工作中,丹阳派出所坚持“有为才有位”的理念,科学制定民警各警种百分制考核细则、辅警各岗位考核细则和评先推优方案,给想干事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同时,深入开展“暖警护警”活动,主动解决民辅警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民辅警营造安心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今年刚入警的军转干部王子怡说,“我刚开完新警报到会,所领导在接我回去的途中跟我聊天时,了解到我的家庭困难,立刻帮我协调解决,这让我坚信我们所一定是个温暖的集体,所以我一定要全力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