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公安厅
一天调处4起“挠头事”,这位57岁老警嗓子都哑了,看着让人心疼……
2020-09-22 09:41:00

  “处理矛盾纠纷时,老李哥能迅速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引导双方合理诉求,及时就地化解,他一天调处过4起医患纠纷,到晚上嗓子都哑了,我们看着都心疼……”说起王杰社区民警李兴军,云龙分局王杰派出所副所长王琼浩由衷地感动和敬佩。 

  57岁的李兴军,1995年从部队转业,已担任社区民警12年,他自觉传承弘扬英雄王杰精神,积极探索“警格+网格”警务模式,用“换位思考、服务群众”理念推进警务前移,有效化解辖区各种矛盾纠纷,推动新时代王杰精神在警营“落地生根”。 

  

 

  王杰社区位于徐州市区铜山路繁华地段,面积1.5平方公里,房屋实有登记3200余户,常住人口7200余人,辖区有某部队医院、皮肤专科医院等3家,老旧小区居多,各类场所、旅馆、沿街门店多,治安比较复杂,尤其是令人挠头的医患纠纷较为突出。李兴军总能迎难而上,用热情和智慧将一件件“挠头事”巧妙化解开。 

  “这事解决不好,我就不活了!”9月17日上午,在辖区一家医院住院部一楼大厅,护士申某情绪非常激动。李兴军获悉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现场处置。经了解,住院患者宋某因打针问题和申某发生肢体冲突,导致申某受伤。 

“这位妹妹消消气,我来就是主持公道的,咱们一起先到警务室边歇边聊!”几句亲切的话语让忿忿不平的申某稳定了情绪。在警务室里,李兴军摆事实、讲法律、道情理,不厌其烦地劝说调解。不到一个小时,双方握手言和。心悦诚服的宋某当场向申某诚恳道歉,并一次性赔偿了医疗费、误工费和营养费,双方签定了《人民调解告知书》。就在这一天,老李先后调处了4起医患纠纷,最后嗓子都哑了……

  

 

  “烦心事,找老李!”这是王杰社区很多居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李兴军始终与社区融在一起,创新独特的工作方法,面对急事、难事、“挠头事”,他用热心、耐心和恒心,精耕细作“责任田”。 

  “谢谢老李警官,您的恩情我们全家一辈子忘不了!”青海籍回族个体户韩某夫妇在辖区经营兰州拉面生意,因儿子转学迟迟没着落,夫妻俩急得直哭。在入户走访中得知后,李兴军及时协调辖区小学,并赶到教育、宗教等部门汇报韩某一家的特殊情况。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奔波,韩某儿子顺利进入辖区小学三年级就读。 

  为随时随地解决群众难题,李兴军主动拓展服务渠道,定期走访社区群众,了解社情民意;随时走访特殊群体,热情关心关爱;主动看望困难群众,解决困难问题。他还分门别类摸索出“三级联动”调解法,即民警与网格员对接,发现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及时化解消化在网格;与单位对接,对内部经济、债务还贷等纠纷,协同保卫部门解决在单位;与居委会对接,对民事、权属、物业等纠纷解决在社区。 

  

 

  今年年初,辖区蒋大叔的儿媳妇不幸患上“白血病”,为给儿媳治疗花费了所有积蓄,因经济贫困,蒋大叔经常和儿子儿媳发生争吵。为解决蒋大叔的家庭矛盾,李兴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积极向社区和街道办事处为蒋大叔一家申请经济特困补助,逢年过节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登门慰问,帮助解决蒋大叔一家的“燃眉之急”,一家人的关系也和好如初。 

  梳清小隐患,累积大平安。通过“梳网清格”专项会战、“警网融合”责任管理,王杰社区基本实现了“小事项不出网格,一般事项不出警务区”。今年以来,李兴军牵头化解辖区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仅医患纠纷就达40余起,就地化解率98%以上。12年来,李兴军累计成功化解医患纠纷800余起,有效避免和消除了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是老李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感觉自己没做啥大事,整天就是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琐事,调处一些医患和邻里纠纷啥的,能得到大家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褒奖!”李兴军说。 

  

 

人物档案

  李兴军,57岁,二级警长,市公安局云龙分局王杰派出所王杰社区民警。1995年从部队转业到公安工作,从警25年,历经巡逻、治安、社区等岗位,6次获评“优秀公务员”,2次获评“人民满意警察”,2次荣获嘉奖,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