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市公安局在贾汪区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梳网清格”会战汇报会,就深化“梳网清格”、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出部署。
通过阶段总结各地探索实践,全面部署推进工作,推动“梳网清格”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更加成熟、更加固化、更加定型,探索一条加强基础管控、夯实基础工作的新路,聚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徐州样板”。
◆交警支队◆
依托“五格”打造安全有序出行环境
今年以来,交警支队以“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年”为牵引,以“梳网清格”会战为载体,大力整治交通堵点、秩序乱点、事故黑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通过“建格、划格、梳格、清格、治格”,融合智慧交通警务打造治理“徐州样板”,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2.45%、41.27%。
“建格”围绕“人干净、车干净、路干净”的目标,分类制定梳清标准,将不放心的人、有问题的车、存隐患的路和高风险的企业,进行逐一梳理归纳,有效提升“梳网清格”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
“划格”按照农村“包片”属地管理,城市“包路”路长管理的原则,综合考量人流、车流、社区、企业等要素,科学划定285个交通管理基础网格,实行领导带头入格、全员定岗进格。
“梳格”交警支队自主研发具有国家软件著作权的“梳网清格”手机APP软件,完善建立全面覆盖、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基础信息管控系统,推动全警采集、录入,实时抓取、比对系统录入信息,自动生成风险隐患点,进行精准预警提示。同时,提升路面见警率,在社会面形成威慑,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清格”建立“人、车、路、企”4类隐患数据库,实行挂图作战、动态跟踪、精准治理、销号管理。实行红、黄、绿三色地图标注,按照“一点一策、一患一档”,实现隐患排查、审核、抄告、治理、验收全流程闭环管理。
“治格”将“梳网清格”中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突出矛盾问题等汇总分析,把握规律特点,突出治理重点,兵团开展整治。严守出省、出市、出城“网格”站点,截至目前,共查处“三超一疲”36.38万余起,其中酒驾6960起、醉驾1011起、货车超载超限2.5万起。
◆反恐支队◆
发挥机制优势 部门协同共治
今年以来,反恐支队以“梳网清格”为抓手,瞄准防恐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按照“充分发挥反恐机制作用,经常性组织检查督查,可有效防恐反恐”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体制优势、组织优势,扎实开展基础防范工作,初步探索出反恐领域“梳网清格”的新模式。 反恐支队结合警种特点,打破地域划分网格模式,划分条线网格,与属地网格形成互补。
将关注群体按照人员类别划分网格,针对不同网格组织不同部门共同开展管控工作;将重点单位按照行业类别划分成15个网格,强化行业主体责任,突出重点行业,联合主管部门多渠道、多角度开展梳清工作。
反恐支队重点突出商圈等人员密集地开展反恐防恐工作,创建“四联三防+”助力打造“平安商圈”工作模式,组建“中心商圈反恐联盟”,构建属地公安主导、企业协作、公众参与的商圈反恐处突体系。
“石榴园工作室”是反恐支队以徐州医科大学为试点创新建立的。以学校为网格,明确公安机关及校方责任,构建精准全面服务管理体系,相关举措得到公安部及省公安厅领导充分肯定。
◆丰县警方◆
探索出县域社会治理新路子
今年以来,丰县公安局将“梳网清格”作为社会治理的龙头工程,优化顶层设计,强化部门联动,探索出一条县域社会治理新路子。
“梳网清格”工作部署以来,丰县公安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优先做好顶层设计。
丰县公安局将与外省相邻的36个行政村,设置36个边界网格,强化网格平台、信息、力量等各方面资源的共享,实施多边合力治理,打造信息联通、治安互动、矛盾联调、平安共建的边界高地。
为有效推动各部门、多层级实战协作,丰县公安局依托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打造“梳网清格”“一张局网、一个库”:
今年以来,针对电信诈骗猖獗、餐饮燃气隐患等问题,丰县公安局先后组织了“梳清一号、二号”行动。这是该局以联动机制为牵引,形成的社区网格“六网蜂巢”工作模式。针对不稳定因素,采取“金砖组合”攻坚化解模式,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局面,已先后组成25个专班,化解了21个“骨头”案,刑事打击17人。
◆沛县警方◆
梳清小网格 织就大平安
市公安局“梳网清格”部署开展以来——
“梳网清格”工作伊始,沛县公安局将全县103个警格、1109个网格进行无缝对接;把县局、大队的15名精干民警充实到基层派出所,大大增强了警格民警力量。同时,抓住派出所所长进镇班子、社区民警进村班子的契机,让社区民警兼任警格长、网格长,明晰职责任务,统筹警格、网格职能,让“梳网清格”工作成效在基层彻底显现。
同时,沛县公安局明文规定103个社区民警的考核办法。每月按城区、农村单元实行社区民警“梳网清格”工作质效大排名,作为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并让社区民警对网格员管理、考核拥有更多话语权。
作为 “双网融合”的试点警务室,“李艳警务室”配有1名民警、3名辅警和8名网格员,民警带领辅警、网格员一起高质高效做好重点人员管控、矛盾纠纷化解、服务社区百姓的社区警务工作。现在这里已成为“警、网格融合”维护辖区和谐稳定的示范标杆。像这样的警务室,全县以高标准建成40个。
为让社区民警下社区、下网格更加方便,沛县公安局为城区警务站配置66辆电动自行车、农村警务室配备22台电动汽车,并把社区民警、辅警纳入全县网格员绩效奖励范畴,根据《沛县公安局信息员奖励办法》,对信息员在梳网清格中发挥作用的实行一案一奖、一事一奖,充分激发了各方力量投入梳网清格的积极性、主动性。
◆鼓楼警方◆
“智慧社区”建设提升治理质效
“建模+预警”有机结合、“警格+网格”深度融合、“机器采集+铁脚板”联动配合。
今年以来,鼓楼分局大力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持续加强小区车辆卡口、人脸识别卡口、视频监控建设,配备AR警务眼镜、移动5G警务终端,安装“梳网清格”APP,打通与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大数据中心、鼓楼区网格中心数据对接,汇聚多维度数据、建模分析,实现异常数据实时预警,使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公安实战和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质效。
“如何推动‘事后救火’向‘事前防火’转变,使网格和警格更好地融合?”“梳网清格”工作中,鼓楼分局紧紧围绕当前社会治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警格+网格”深度融合的社区工作新模式。
为筑牢社区安全“防火墙”,鼓楼分局通过“机器采集+铁脚板”联动配合,采集数据汇聚到网迹预警平台,通过预警模块和模型分析,让社区民警掌握关注重点人员轨迹、同类人员聚集预警、群租房预警、流动人口变化等信息。
“大数据”为社区民警精确制导,“铁脚板”为实战平台输送活水。鼓楼分局还将人力情报与网络舆情合成发现处置相结合,有效维护辖区稳定。
◆经开区警方◆
“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
为提高“梳网清格”工作效率,切实给社区民警减负,市公安局及时研发了基础要素管控平台“全息图”和专用移动警务终端应用,大力推动“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
经开区分局作为参与研发的
主要单位和全市第一家试用单位,
结合工作实际,
将科技元素融入“梳网清格”中,
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数据采集环节是研判分析、赋能实战的前置条件。
移动警务终端实现对人员信息和营业执照信息一键同步,并支持现场修改变动信息,对单位信息的录入以点选的形式,方便了数据采集,提升了数据质量。并对单位存在的易燃易爆隐患、安全隐患、消防隐患,支持现场拍照描述,切实做到了业务留痕。
移动警务终端不仅实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式采集,还通过人脸识别和营业执照识别,极大缩短了社区民警的采集工作时长。分局还开发了单位场所检查、风险隐患采集功能,采集的数据现场就可以上传到平台中,在“全息图”上实时展示,梳清了辖区内不放心的人事物。
▎在基础要素管控平台“全息图”上,可以看到整个经开区分局所辖区域内的人、事、物、地、网、组织等情况。
为方便社区民警更直观地掌控辖区内人事物的分布情况,更好落实“三梳六清”工作,分局在“全息图”上增设了台账模块,对辖区详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查看单位、小区、村落的采集情况。同时,分局建立了出租房屋、风险点等“十本账”,可分级查看录入信息详情,实现一次录入,全警可视。除此之外,平台还能够自主推送研判信息。平台研发的群租房、出租房、流动人口、纠纷发现模型,赋能社区民警进行更加精准的开展采集核实工作。
推行移动警务终端和基础要素管控平台后,大黄山派出所在采集业务全量考核、重点人员工作流转、风险隐患准确排查上均有了质的飞跃,该所共列管各类重点人员163人,预警模块会实时推送这些人员的轨迹信息,让稳控工作更有抓手。
◆贾汪警方◆
以“梳网清格” 带动现代警务机制变革
“梳网清格”行动以来,贾汪分局触发带动三项现代警务运行机制深刻变革,逐步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人民满意”区域善治的良好局面。
针对原贾汪区技防设施薄弱、民生小案破案率长期不高的问题,分局率先在马庄村、小吴村等基层村居设立“梳网清格”工作站,坚持公安牵头,触发联动职能部门及社会群防群治力量,把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引领助推乡村善治,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分局构建了“1+3+20”实战化侦查办案体系,形成了“大案快破、小案多破”的实战模式。按照扁平化指挥体系和巡逻防控机制要求,成立鱼鹰突击队,实行“有警处警、无警巡逻”模式,有力提升了治安控制力和“135”快速反应能力。工业园区派出所依托“梳网清格”,将工人群居房问题作为“梳清”重点,目前已发现整改工人群居房34处,大大改善了工人们的生活环境。
针对工业园区特殊网格,为全体社区民警配备前端采集设备,建成了“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懂”的危险品企业智能管理全息图,实现了危化品梳清管理到位。“全要素汇聚、全时空感知、全轨迹回溯、全环节监督、全区域治理”的现代治理体系在贾汪已经基本实现。
贾汪分局创立了“胜利号角”微信号,目前全区61名社区民警共创建警民微信群886个,总人数达11万余人,通过“胜利号角”,实现了实时动态监控管理群信息,无接触式的网络管理,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24小时服务辖区群众。
◆经开区分局石桥派出所◆
推动“梳网清格”落实落细
“梳网清格”工作开展以来,经济开发区分局石桥派出所通过深入实践,创新开展了党建“梳清”巧融合、警力民力巧融合、警格网格巧融合、单打联动巧融合、激励奖励巧融合、服务管理巧融合“六巧融合”工作法,将“梳网清格”工作落细落实落到位。
石桥派出所始终将党建工作摆在第一位置,充分激发老党员民警的工作活力,提升社区民警队伍的士气,主动念好“迈开腿、张开嘴、敲开门、打开心”12字诀。
石桥派出所先后对“石桥、金苑、碧西、桃园”四个警务室进行翻新扩建,将多项基础功能统一融入到社区警务站,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开展“夕阳无忧”爱心服务,形成了孤寡老人全面帮扶机制,借助街道办事处研发的“平安细胞工程”APP,广泛开展矛盾化解、敬老服务、信息收集、巡逻防范等工作。
通过社区网格平安细胞与智慧小区数据共享,石桥派出所编织出一张一人联十人、十人联百户的“梳网清格”网络。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网格员、党员等38个综合网格,85个专属网格一一对应,借助1+1、10x10组织力倍增工作法,实现了从里到外全面梳、彻底清的新格局。
石桥派出所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的制度优势,形成社会各界协同、公众积极参与、公平规范的社会治理体系。利用“线上+线下”动态治安防控网络,形成街面流动巡防与视频监控巡防有机结合的模式,全方位挤压犯罪空间。截至目前,石桥派出所辖区违法犯罪总警情同比下降43.07%。
坚持“分片负责、网格管理、精梳企格、不漏一企”的原则,石桥派出所优化营商环境,坚持走访座谈和实地检查相结合,针对发现的问题隐患,现场进行整改,及时消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