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法院
全国首例全链条打击侵犯公民停车信息案一审宣判
2023-03-27 14:56: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本报讯(记者 王晓红 通讯员 王强 高明明)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寻车的巨大市场需求也衍生出来这样一个黑色产业链:利用技术手段破解停车平台系统的安全防护机制,形成制作“黑客”软件、寻车、贴GPS、拖车等完整链条。而停车信息、行车轨迹等个人信息,一旦泄露,会对车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3月24日,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全国首例全链条打击侵犯公民停车信息案,并当庭判决:被告人黄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十一个月,并处罚金120万元,被告人李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向被告人黄某、李某追缴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作案工具予以没收。

  经审理查明,2020年6月起,谢某(另案处理)应客户要求查找车辆,使用被告人黄某提供,李某制作、提供的用于爬取停车信息的“JTC”等程序,通过技术手段绕过“捷停车”等停车平台系统安全防护机制,非法获取“捷停车”等停车平台系统保存的公民车辆即时停车位置信息。谢某将查询到的相关车辆位置信息发送给客户,或根据客户的需求给相关车辆安装定位跟踪设备,并收取费用。同时,黄某接受谢某的指派,给指定车辆安装定位跟踪设备,并收取谢某给予的报酬。经统计,黄某通过上述行为非法获利113万余元,李某非法获利24万余元。

  法院认为,公民车辆即时位置信息、轨迹信息,系能够反映、识别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信息,该信息与公民行动自由、人身安全等刑法保护法益紧密关联,属于公民个人信息。

  被告人黄某、李某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定,通过非法手段强行爬取属于公民私密信息的即时停车信息,以及给指定车辆安装定位跟踪设备,其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且系共同犯罪。被告人黄某系累犯,有立功情形,当庭自愿认罪,并退出部分违法所得,被告人李某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并退出部分违法所得,综合考虑上述情形,遂作出上述判决。

  本案被告人与另案被告人谢某等围绕“寻车”业务,分别负责程序开发、数据查询、联系客户、安装定位跟踪设备等,上下游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谢某等13人均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判决均已生效。在该系列案件审理过程中,南京市鼓楼区法院依法对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全链条”人员严厉惩处,有力地保护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及群众代表50余人旁听了庭审,庭审全程在互联网直播。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