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模范,唯有不懈的自我革新
2024-10-24 14:17:00  来源:张家港政法
  在张家港市公安局,有这样一支非凡的队伍。他们中的每一员,都是法治领域的精兵强将,聚合成队,则造就了一支本领过硬的“政法铁军”。他们就是基层法治建设的领跑队伍——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2022年5月,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模范公安单位”的称号。
  何以模范?这是寻访组在走访公安系统最高荣誉加身的法制大队前最想要探寻的问题
  
  9月24日,“75⁺寻找老政法精神”主题活动张家港寻访组走进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深入探访这一模范集体背后的光辉历程与不朽精神。
  久久为功 持续擦亮执法规范“金牌子”
  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位于张家港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服务中心,整个中心下设四个子中心,分别是执法办案中心,执法管理中心、涉案财物管理中心以及“一站式”刑事速裁中心。在整个中心南侧,还紧邻着监管场所、法院的刑事速裁法庭以及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这种独特的布局设计,不仅方便了公检法司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更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司法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寻访组一行来到中心后,刚进门,便注意到了中央摆放的一块金色的荣誉牌匾——“全国模范公安单位”。“我们是全国公安法制系统,也是长三角地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集体。这个荣誉的取得非常不容易,是我们法制大队历年来的不断传承,凝聚了我们好几代公安人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兄弟单位的倾心帮助。”讲到这项荣誉,法制大队的民警们至今依然十分开心和自豪。
  继续探访,寻访组发现,法制大队“荣誉簿”的“厚度”远非于此,在荣誉馆,一块块金光闪闪的奖牌和证书诉说着法制大队历年来的辉煌与荣耀,“全国公安楷模”“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等数十个荣誉牌匾陈列其间。
  无数的荣誉,让寻访组更加好奇这个先进集体身上的荣耀“密码”。
  “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始终做到‘六个一’的战略坚持,是我们取得这些成绩的核心要义。”座谈会上,张家港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法制大队大队长季国锋给出答案。
  
  自1990年6月成立,法制大队已逾30载,在这期间,他们始终坚持传承,发扬一个执法优先的良好传统,树立一个创优争先的高点目标,确立一个执法引领的战略理念,营造一个齐抓共管的强烈氛围,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公安队伍,以及执行一套严密高效的执法制度。通过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抓执法规范化建设,法治已经成为张家港公安最为鲜明的优势和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勇于创新 不断探索执法办案“新路子”
  在走访参观时,寻访组注意到,“率先”“首创”“首先”等一系列与“创新”相关的字眼不断出现在法制大队工作的每个环节,“坚持创新,勇闯‘无人区’,这种不竭的源头动力来自哪里?”寻访组不禁对这个从“0到1”的过程感到好奇。
  
  对此,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教导员承凯给出的回答是三个词:“上级有要求、基层有需求、自我有追求。”
  以速裁中心的建立为例,在2017年全国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召开后,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敏锐捕捉到了会议精神传达出的政策导向与工作要求,同时,也洞察到在基层实践中民警在提高办案效率、减轻当事人诉累方面的迫切需要,“我们张家港公安的执行力从来说一不二,说干就干!”承凯说道。定好方向,立即就干!通过深入研究、精心组织筹备,最终促成了速裁中心的顺利建立。
  正是这种不断自我加压、自我提升的驱动力量,让法制大队在创先争优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成就。近年来,法制大队在执法办案方面一路创新“升级”,推出了刑事案件“集中办、专业办、快速办”机制和“掌上行政速裁”等多项创新举措,实现了简案快办、繁案精办、类案专办,极大提升了办案效率和质量。
  
  今年3月,张家港市公安局还创新推出了案件办理“一号热线”。走进“一号热线”办公区,民警们正严肃专注地处理着群众打来的热线电话,耐心详细地解答群众问题。
  “为进一步保障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架起警民沟通桥梁,提高执法公信力,我们设立了这个热线。”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袁尔法将“一号热线”设立的初衷和过程向寻访组娓娓道来。这一创新举措让当事人能够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显著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法治建设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行的起点”的深刻内涵。
  坚持传承 深耕队伍建设“老法子”
  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现有民警39名,下设执法监督、行政执法、刑事执法、案件审核4个中队。成立30多年来,张家港市公安局已更换了7任主要领导,但重视执法规范的传承从未改变。法制大队始终严守法治“生命线”,把规范执法摆在首要位置,助推张家港市公安局六次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省执法质量考评26年连优……这样的一支“优等生”队伍是如何像涓涓细流一样绵延至今的?寻访组又带着问题进一步探索。
  “传承”是新老民警对这个问题提到最多的回答。“传帮带”模式是法制大队长期以来培养新人的优良传统,他们通过讲述自己从青涩到成熟、从学习到实践的历程,让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与充满活力的年轻民警和学员们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扶。这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互动模式,不仅促进了知识与经验的传承,更激发了队伍整体的活力与创造力。
  “作为公安局的一个部门,获得过这么多的荣誉,你们觉得法制大队这个集体有哪些不一样的特质呢?”提到这个问题,法制大队的民警们都十分谦逊。季国锋说,这些荣誉,不仅是法制大队的,更是全局公安民警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寻访组的一位成员却给出了高度的赞誉,“我刚开始工作时也在公安,在我看来,法制大队最突出的三个关键词就是:权威、公认和创新。法制大队虽然不是一线执法部门,但其工作做得好不好、扎不扎实,直接影响执法质量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办案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咨询,还是材料的审批与修改,亦或是工作方法的创新升级,都会想到邀请法制大队一起来研究解决。”
  
  法制大队提供的坚实的“兜底支持”,来源于他们不懈的自加压力。“我们一直讲要‘传承’,不仅是领导对执法规范重视的传承、争先创优精神的传承,也有高标准业务水平的传承。我们部门对自身法律素养要求比较高,只有自己业务素养高了,不断精进,才能为全局工作提供服务保障支撑。无论是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还是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我们法制大队的通过率在全省都是名列前茅的。”袁尔法告诉寻访组。
  寻访组在参观过程中发现,即使在闲暇时间,这里也是一派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除了“老”带“新”,还有“你”带“我”,法治建设的“交接棒”正在一棒接着一棒传,一棒传得比一棒优。
  2022年法制大队问鼎全国最高荣誉,作为基层民警,我深受激励、倍感荣光。此次近距离寻访,回望一路走来无数公安法制人的接力传承,聆听一次次主动回应群众对公平正义更高要求的开拓破冰,也更深切体会到高质量法治公安建设的漫漫长路。荣耀已定格,初心永跳动。作为青年民警,我将始终不忘初心、对标模范,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让规范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规范”的工作方法,并发挥年轻人的创新优势,为公安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与其他公安人一同接下守护张家港公安这块金字招牌的接力棒。
  ——张家港寻访组成员张家港市公安局 薛非凡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