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大力弘扬政法优良传统和英模精神,教育引导全市广大政法干警以政法战线老同志和先进模范为榜样,赓续精神血脉、厚植为民情怀。按照省委政法委统一部署,全市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75⁺寻找老政法精神”主题活动。
市级机关党委部门综治办干部会议记录、全市中小学法治建设及平安建设创建推进会会议记录、政社互动推进工作联席会议记录……
在太仓市平安建设展示馆的一个展柜,20几本泛黄的笔记本静静地躺着,笔记内容条理清晰,字迹端正,时间跨越2000年8月到2011年11月的整整11年,见证了太仓从“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区)”到“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的华丽蜕变。
而这些笔记本的主人是太仓的一位老政法人市委政法委原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毛义明

从矛盾纠纷的细致排查到平安创建的周密部署,从技防建设的实地指导到法治宣传的深入民心,每一页笔记,都承载着毛义明对综治工作的深刻思考和对平安太仓的无限憧憬。这些平凡的日常工作,十多年如一日汇集起来,见证了社会治理的变迁之路,展示了太仓市对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开展的先行先试探索。
可以说,毛义明不仅是太仓平安建设历程的忠实记录者,更是亲历者和推动者,他以笔为剑,以心为盾,默默耕耘在综治、平安和法治建设的第一线,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政法故事。
综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毛义明主动学习政策文件,紧跟时代步伐,将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实际工作中。他提出的“统筹法制订时间表”“目标管理法”“互动激励法”等创新举措,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的创建热情,形成了党政群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他的带领下,各镇(区)全部建立了综治工作中心,各村(社区)都建立了“五位一体”综治办,被省委政法委誉为“太仓模式”在全省推广。
毛义明介绍:“我们在陆渡推进建设太仓市的第一个综治工作中心,把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几个部门集中到一块办公,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后来市委政法委在各个镇区都建立综治工作中心,这样不仅我们的工作效能大大提升,群众也觉得十分方便,当时有许多地级市都过来学习经验和模式。”

“某公司100名职工要求解决社医保问题”“某酒店拖欠民工工资”“某退休人员要求解决事业编制问题”在展示柜中摊开笔记本的一页上,记录了在2007年6月6日全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会上,港区、高新区、城厢镇等区镇相关领导汇报的关于各辖区排查到的问题。
毛义明认为,综治工作的关键在于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不管遇到什么疑难杂症,不管合理不合理,首先要做的是倾听,要对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他主持召开的矛盾纠纷排查例会成为他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群众问题的重要平台,化解诸多潜在风险。

“从2002年开始,全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会制度每月开展一次,主要是对上一次排查出来的问题汇报清楚怎么解决的,解决到什么程度,新的矛盾纠纷是什么,还有哪些是需要我们市里共同研究解决的。”毛义明说。
2009年5月18日,太仓市被中央综治委表彰为“2005-2008年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最高荣誉,也是太仓市继获得“2001-2004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之后,第二次获得该项国家级荣誉。从2001年开始,经过12年新老政法人的接续奋斗,太仓市于2013年摘取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成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市、区”。
2009年,毛义明获中央综治委、中组部联合嘉奖,2010年获评江苏省杰出政法干警,同时,连续获得2007、2008、2009年度太仓市“十佳政法干警”荣誉称号。
毛义明表示,政法工作,特别是平安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虽然默默无闻,但看到群众最终的肯定和满意,就能真切感受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2015年退休后,毛义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担任太仓市关工委副主任,继续发挥余热,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贡献力量。虽然已离开政法系统,但他依然关心平安太仓建设,对年轻政法干部寄予厚望,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宝贵经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政法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