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盱眙法院马坝法庭:“善道之行”开出和谐之花
2024-04-22 09:50: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近年来,盱眙县人民法院马坝人民法庭创新探索“人大+法庭”工作模式,不断深化“‘枫’行善道”工作品牌,以强有力的举措奋力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多元解纷获得新成效,法治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枫”调雨顺 搭建多元解纷新平台
  “河道疏通好一年多了,工资也拖了一年多了,这钱到底什么时候能给我们,现在我们不要了,一定要起诉水务站!”
  “别着急,你们派一个人出来做代表,好好把情况说清楚。”
  2023年3月初,设立在马坝法庭的“人大代表诉源治理工作室”刚成立第3天,驻庭领衔代表刘仁江就接到了一个“大单子”。
  19名工人来到马坝法庭,起诉马坝水务站,要求水务站支付拖欠他们的39万余元劳务费。“当时我在工作室里做调解,听到外面吵吵嚷嚷,动静特别大,听了一耳朵才知道是个群体性劳务纠纷。”刘仁江回忆道,“我当时就跟庭长主动请缨了,毕竟走诉讼程序耗时长,工人们等工资煎熬啊,我想试试看能不能尽快在这边把事情解决。”
  经过一个上午的情况梳理,刘仁江的笔记本已经记满了工人们的诉求,他了解到这起劳务费纠纷已经拖了一年多还未解决。人大代表为人民,为尽快帮助他们要回劳务费,刘仁江当即联系马坝水务站了解情况,并开展诉前调解。面对双方难以调和的争议焦点,他多次组织交换意见,又数次前往盱眙县水务局、马坝水务站开展现场协调,终于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不到一个月,39万余元劳务报酬全额打到了19名工人的账户。
  2023年,全市首家人大代表诉源治理工作室在马坝法庭揭牌,工作室由“1名领衔代表+129名共建代表+8家共建单位”组成,代表们每周轮流驻庭值班,参与化解涉诉纠纷。相关工作得到淮安市人大及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力支持,市县两级领导多次莅临马坝法庭调研指导工作。
  工作室运行一年多来,人大代表独立或协助化解各类纠纷196件,超过80%的纠纷得以自动履行,辖区“无讼村居”由6个增至31个,辖区万人起诉率由29.22件/万人降至26.27件/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枫”回路转 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这个统筹保险究竟是不是保险?受害人能不能得到赔偿?”在旁听完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庭审后,马坝镇人大主席朱延庆向主审法官询问,得到回复后,他指出,“那这就不是个案问题了,这类纠纷涉及受害人的切身利益,也对交通物流行业发展有很大影响,应当考虑从面上推动解决,堵住小微企业发展中的法律风险口,充分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权利。”
  马坝镇内有多条高速、国省道通过,交通发达,物流企业众多,营运货车达数千辆。部分物流货运车辆所有人为节约运营成本,购买“统筹险”代替商业险,而“统筹险”经营公司不属于保险公司,缺乏偿付能力,发生交通事故后,法院均判决由车主自己承担赔偿责任,这不仅难以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易使物流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旁听庭审后不久,马坝镇人大主持召开了由法院、公安、保险公司、物流企业协会及物流企业代表等多部门联席会议,对该问题深入剖析、研讨,各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并形成会议纪要,明确了企业的主体责任及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责任。马坝镇人大还提出议案,交由公安、交通、物流行业协会,对辖区所有物流企业保险购买情况进行排查、规范,并对规范情况进行专题汇报。一个月内,辖区所有物流企业均完成了依法对所有车辆的商业险投保。
  “代表听庭评议益处多多。”这是朱延庆的切身感受。一方面可以对庭审活动进行监督,增强法院案件审理的透明度,提升司法公信力;另一方面可以让代表从另一个角度听到更多群众的心声,发现更多问题,对代表今后依法履职起到促进作用。
  多年来,马坝法庭始终坚持“抓前端、治未病”,聚焦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治理、多元化解,通过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法庭开放日、发送司法建议等形式,延伸司法职能,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枫”行善道 回应乡村风尚新需求

  “现在农村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一个是婚姻嫁娶问题,一个就是老人赡养问题。” “对,这类案件法院应多到村里来,把法庭搬到村里,给村民普法,我们村书记对这些问题有时说半天话没有法院开一个庭有影响力。” 在对辖区乡镇开展司法服务需求座谈会上,村书记们提出了自身的实际需求;在列席每年县人代会各代表团讨论时,众多来自县乡两级的人大代表也提出了同样问题。 代表的声音,传递着人民的呼声。马坝法庭高度重视,迅速反馈落实。 “现在开庭!”在穆店镇某村委会门前广场,马坝法庭开庭审理一起恶意订婚收取高额彩礼案,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旁听。法官在详细了解双方相识及生活情况后,与人民调解员一起,对案件当事人做了大量的前期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双方当事人释明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最终,原、被告双方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双方各自的难处也表示理解,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退还礼金八万余元及部分黄金首饰。 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在场旁听的群众也都对巡回开庭和现场调解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 “习俗传优不传劣,咱们在孩子婚嫁风俗上也要讲文明、树新风。”庭后,马坝法庭还结合案件反映的问题,现场普法,并指导辖区村居在村规民约中修改关于婚丧嫁娶、邻里和睦、诚实守信等内容,积极引导弘扬乡村文明新风尚。 群众忧盼,司法所欲。马坝法庭将持续探索“人大+法庭”互动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凝聚为民解忧的强大合力,以群众熟悉的方式办案,以贴近乡土的办法解纷,为基层社会治理筑牢法治根基,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