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十本事”,做优“小五员”,做好“三种人”……近年来,淮安市涟水县全面实施“精网微格”工程,聚力网格化服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以“10+5+3” 赋能网格员素能建设,不断夯实做优网格员队伍,画好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
筑基赋能 “十本事”助力服务群众“全方位”
王亚梅是涟水县涟城街道军民社区的专职网格员,军民社区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000多人,群众“大事小情”难以在第一时间知晓,成为王亚梅的“心病”。为此,王亚梅发起建立“军民社区小区网格微信服务群”,群众有了“烦心事”,动动手指就可在群内反馈。群众事情无小事,“秒收秒复”“接单服务”,成为王亚梅每天工作的重要内容,群众的“急难愁盼”大多得到解决。目前,王亚梅的网格群众入群率达73%。
2023年,涟水县全面提升“精网微格4.0”工程水平,在全县城乡957个综合网格细化出3750个微网格,配备微网格员、联络员3750名。为加强网格员素能建设,打牢服务群众基本功,建立与群众之间的信任,增加与群众之间的黏性,涟水县创新提出网格员“十本事”工作要求,带得了路、进得了门,认得了人、说得了话、交得了心、知得了底、解得了结、帮得了忙、拉得了架、止得了损成为979名网格员的“看家本领”。
“好邻里”网格服务站是近年来涟水县为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而打造的全新载体,网格员牵头微网格联络员邀请居民,开展以“微讲堂、微议事、微巡防、微服务、微积分” 为主要内容的“五微”为民服务活动,把群众“自治”与大数据“智治”融于一体,破解制约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突出问题。
桥梁纽带 “小五员”汇聚网格管理“大能量”
2021年初,家住涟水县温州花苑小区的楼上楼下两户居民发生了矛盾,闹得不可开交。网格员知情后,迅速向居委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站报告,组织调解员、律师和小区物业对这起矛盾进行研判,多次利用晚上时间上门调解,讲解法律条文,反复劝导,最终促成两户居民签订调解协议。
“网”为民生,“格”致精微。“精网微格”工程伊始,涟水县在网格员队伍中开展“小五员”争创活动,以争当信息档案员、民情收集员、红色代办员、隐患排查员、政法宣传员为目标,出台《网格员行为规范》《涟水县网格员考核制度》《网格员手册》等规章制度,通过集中培训、分批轮训、下乡培训、抽调跟班学习,持续开展专职网格员业务培训。组织“最美网格员”“优秀网格员”评选,充分展示网格员立足网格、敬业爱民、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和良好精神风貌,营造人人争当“小五员”工作氛围。建立惠民实事常态化推进机制,实施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法律援助乡村行、“校园哨兵”智能防控体系建设等惠民实事项目,2023年,该县网格巡查事件闭环处置完成率100%。
“我是2019年8月考上的网格员。经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网格小岗位做的大事情,必须用心用情,当好网格管理的宣传员、信息员、协调员、维稳员。”涟城街道中山路社区专职网格员陈夏娟说。
履职尽责 “三种人”铺就网格共建“涟心路”
“网格员工作要始终找准‘群众所需、网格所能’,日常工作有责任心,做群众知心人;处理问题有耐心,做群众的贴心人;对弱势群体有爱心,做群众的暖心人。” 涟水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高正飞这样说道。 小网格,大民生。共建“涟心路”、争做“三种人”,如今已成为涟水县网格员队伍的一道靓丽风景线。2023年以来,涟水县组建“微团队”,由网格员牵头,发挥网格内党员、志愿者、微网格员等先锋模范作用,成立网格微志愿服务队,以“点亮微心愿、帮助暖人心”为宗旨,结合“民生大走访”活动,逐户登记建立居民档案,逐条分析研判群众诉求,制定并公布公益便民服务清单,通过 “一对一”上门服务的方式,为辖区老人和困难群体提供了安全、惠民、便民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3年,涟水县网格员队伍社会群众满意率度99.17%。为推动新业态群体积极融入社区网格,涟水县涟城街道探索“社区服务骑手,骑手参与社会治理”的“双向奔赴”机制,充分利用外卖小哥“人清、地清、事清”的“三清”职业优势,让小哥秒变“网格员”,流动骑手成“旗”手,收集群众诉求,开展政策宣传,及时反馈办理,外卖骑手在“精网微格”工程中的“移动探头”和“流动岗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每天穿街过巷走访入户,嘘寒问暖调解纠纷,涟水县网格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在平凡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网格新篇章。